本版导读
漏登200万是否有其事
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日前,记者就广大读者关注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有关问题,采访了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和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现将问答内容报道如下:
问:就五普汇总的结果看,我省常住人口的性别比是否偏高?
答:从这次人口普查汇总的结果看,我省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42(四普是107.97),比四普略高。2000年全国人口性别比为106.74,我省历次人口普查的性别比都高于全国,因而这次普查的性别比高于全国,应该说是正常的。
问:我省近年来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省近几年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率下降速度较快,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计生部门切实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二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有了很大变化,很多年轻人自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妇女的总合生育率逐年有所下降;三是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妇女的年龄构成对出生率的下降起到一定的作用。
问:曾有媒体传播我省漏登200万人口,请问此事是否属实?
答:在入户登记开始的11月初,曾有媒体报导全省普查漏登200万人。当时的具体情况是,10月下旬调查员进行摸底工作中,由于全省外出人口登记问题、少数普查小区界限不清问题、一些普查员对摸底工作重视不够等原因,使摸底数低于预测数。这本来是工作过程中的数字,不是正式登记数,被披露到社会上给普查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现在我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了,数据也比较符合我省的实际,这样我省漏登200万人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问:公报公布的人口总数低于上年人口数,对这一问题该做何解释?
答: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我省的常住人口,由于流动人口流动的空间和时间较以前有较大的变动,所以造成口径的不可比性。但数字却较真实地反映了一条规律: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的省普查的常住人口数都低于上年年末人口数。全国有这样九个省,我省是其中之一。依据资料加上推算,按照可比口径,我省2000年年末人口应为3644万。
问: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后,人口普查工作是否已经结束?
答: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发布,表明人口普查准备阶段和入户登记阶段即大规模的社会动员调查阶段圆满结束,人口普查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仍有许多后续工作有待完成。如普查表编码、光电录入、汇总、数据存贮、资料的编辑、出版、分析、研究等。编码及数据处理工作2001年底结束,2002年后进入人普资料编辑、分析开发利用阶段,整个普查工作将在2002年底结束。 本报记者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