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21日
头版
01

西部旅游要开发更要保护

我国的西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记载着我国一些民族灿烂的文明史。记者最近到西部旅游,发现很多地方存在着积极开发却忽视保护的现象,亟待引起关注。

保护首先是对文化遗迹的尊重和爱护。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坐落在火焰山上,据门口碑文介绍,这是重要的回鹘佛教艺术圣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在这里参观时发现,尽管各个路口和石窟门口都树立着禁止拍照、禁止掘挖之类的标志,但却看不到一个管理人员。在洞窟参观的时候,记者发现很多窟已经只剩下被掏挖一空的黄泥墙,偶尔在角落里露出一点残余的颜色。在开着门可供参观的几个窟中,几乎看不到什么壁画,更谈不上雕塑。同行的朋友戏称,20元一张的门票大概是让人们参观被破坏的情况吧。

位于吐鲁番城东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公塔,是公元1779年当地郡王之子为其父祈求福寿修建的。苏公塔造型独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塔,被称誉为新疆境内伊斯兰教建筑中最为雄伟壮观的一座古塔。记者到苏公塔时,只见门口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在购买了25元一张的门票入内之后,记者赫然发现,在苏公塔前竖立着“内部维修,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有一些脚手架露在外面,然而游客们好像根本没有看见一样,还是络绎不绝地涌入塔内。所有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对这一现象熟视无睹。

保护不仅体现在为古迹遮风挡雨,还应体现在对遗迹的文化内涵有准确的把握,错误的传播会以讹传讹,贻害深远。记者在参观玉门关时,发现在售票员推销的《简介》上存在各种错误,如“黄河远上白云间”写成了“黄沙直上白云间”,“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写成了“渭城朝雨邑清晨”,还存在着诗题和内容张冠李戴的现象。而这本印着不少错误的小册子,总共才有6页纸,售价却达5元钱。记者以为,作为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胜地,作简单而准确的介绍并不是很难的事,关键是采取尊重文化,借助营利发展文化,两翼齐飞的态度,还是忙着赚钱,把文化传播的职责抛之脑后,值得人们深思。

同样是西部旅游,保护和开发做得比较好的是敦煌。记者到敦煌的时候,看到游客秩序井然,管理纪律严格。为了有利于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敦煌的一些“特窟”是不对普通游客开放的。出于对敦煌灿烂文化的敬仰和采访的需要,记者在保证不对石窟造成任何损害的前提下,提出参观不对外开放的“特窟”,但是被拒绝了,管理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坚定的纪律观念。

记者虽然被拒绝,但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无论怎样的保证,无论是来自哪个权势部门,无论是何方显贵权要,都应按章办事。这样,艺术才能得到最科学、最完善的保护,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西部的旅游开发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得到有序发展。 (辛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