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31日
综合新闻
02

老陕学会了“王婆卖瓜”

——第十一届厨师节过后的思考

开放的三秦父老早已改变了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商品经营理念。第十一届厨师节给“王婆”们提供了“自卖自夸”的良好机遇。

“名师高厨献绝艺,南北美味荟古城”。展会门口的气球、彩带、五颜六色的横幅标语等把厨师节会场装扮得绚丽多彩。各商家拿出了“看家”的本领,上千种美味珍馐、名优小吃亮相古城。

形象化的视觉宣传,这是商家惯用的手法。卖“葫芦”烧鸡的商家将促销员扮成一只大公鸡状,尖尖的嘴巴不时地鸣叫,肥壮臃肿的身体不停地扭动,甚是可爱。卖烤鸭的也不示弱,把舞台效果之招搬到现场,在圆筒的红绸子下装了一只灯泡,用鼓风机把红绸子吹起,似火苗乱窜,背景灶壁上还悬挂着两只让人垂涎三尺的烤鸭。直径约为10厘米左右的大鸵鸟蛋,足有3斤重,同样让前来观摩的人们大开眼界。

在西部大开发众多的机遇面前,“老陕”们不仅仅是要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还要善于抓住各种活动载体提供的动态场所进行及时宣传。宣传阵地无处不在,宣传机遇随时都有。

在厨师节会场的西南角开设了一个美食展览厅,可谓是别出心裁,让游人们大饱眼福。但是,20元一张的展票,着实让工薪层望而却步,大大地削弱了宣传效果。既然是推销和宣传,收费的观念是不是应该转变一下?

在节会上,人们不仅仅是看热闹、还能欣赏到各商家用VCD、电视播放的广告音乐歌曲。把自己的品牌制作成MTV,供人欣赏,令人振奋不已。如果把这种光盘赠送给消费者,那么,其宣传效果就会融于娱乐之中,岂不美哉!

各商家在散发五颜六色的广告传单的同时,又抛出“杀手锏”,那就是品尝了。酒商们免费提供一小杯酒让人品尝其醇厚和绵香,而各地的风味小吃则要排队购买。最为火爆地要数羊肉泡、葫芦头泡馍、玉米糕、陕北的糜子饸饹、油坨、玉米搅团、浆水漏鱼、圪塔、窝窝头、凉皮、包子等。现场几十把遮阳伞下坐满了品尝小吃的男女老少,有些人因没地方坐,就地蹲下,头上冒着汗,津津有味地吃着、谝着……但是,每种小吃都是量少,价格都在2元以上,大小伙子要吃饱少说也得花上10几元。

4天的厨师节也确实使有些急功近利的小商们大挣一笔,但是,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一锤子”买卖,给小吃一片集中、长期地施展的空间,这是树立陕西形象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把拓宽后的西大街最好开发成各县市名优小吃一条街,同时,价格要下来,质和量要上去,让小吃接近老百姓,让全国各地的人一到西安就能品尝到各地的小吃。

可以说,营造陕西的吃文化氛围,也可以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一定的投资基础。 (侯武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