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城市 最年轻的声音
“北京——莫斯科”申奥万里行西安翻译学院活动掠影
“北京——莫斯科”申奥万里行活动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中国体育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湖南卫视等权威媒体跟踪报道。本次活动能够把“大学生我的五环梦”万名大学生签名申奥活动选择西安翻译学院,是因为这所黄土地上的“哈佛”曾经两次吸引了近百位驻华大使,它曾让世界在这里睁大了眼睛。
陕西的首站定在西安翻译学院,也是因为“西译”在我国民办高教事业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为龙头的西译院始终坚持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没花国家一分钱,完全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和献身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心,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万多名毕业生,为国家滚动积累了5亿元的固定资产,发展成为现有住校生22000人,占地近千亩和校舍32万多平方米的规模,为倡导落榜生的第二希望工程,为民办高校学生创造并实践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实用型教育模式和全住校全封闭管理模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次活动从北京到辽宁、青岛、济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赶在7月13日到达莫斯科。申奥助威团一路上受到了各地的热烈欢迎。
6月5日上午,“北京——莫斯科”申奥助威团一路风尘来到西安翻译学院。
车队一进校门,申奥万里行“西译”之旅活动正式启动。就被两边夹道欢迎的同学们包围住了。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捧国旗和申奥的彩旗簇拥着车队进入校园。能容纳20000多人学校广场人声鼎沸,彩球飘扬。“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梦想”、“圆中国人奥运之梦、为北京申奥呐喊助威”的彩条随风飞舞。迎面一幅宽9米、长99米的巨型横幅“同在一方热土,祝北京申奥成功,西译22000名学子支持北京申奥成功”格外引人注目。一行行动人的诗句,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句句深情的祝福,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面对这壮观、感人热烈的场面,随行的各路记者纷纷举起手里的武器,狂拍不已。西安翻译学院的丁祖诒院长热情洋溢地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意愿,我们翻译学院的22000名学生和教职工真心地期望奥运圣火在北京熊熊燃起。作为全国最大的民办院校,‘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也是我们西译人的追求。”面对大学生们的热情,凤凰卫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许戈辉也动情地对同学们说:“这么大的场面,这么高的热情,真使人感动。我也是学外语的,来到西译,我有一种回归的感觉。又有了自己当年做学生的感觉,把奥运精神传到世界的角落,让梦想变成为现实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她表示一定通过凤凰卫视的5个频道,把全中国人对奥运的热情,把西译学子对申奥的祈盼,带向世界。让世界都能倾听到古老的城市最年轻的声音。那就是:“北京之旅一路顺风北京申奥,一定成功。”
接着,大学生们在炎炎烈日下,举行了文艺联欢会,载歌载舞为申奥活动呐喊加油。坐在后面的同学们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们虽然看不清前面的表演,但我们能感受大家申奥的热情。”“对申奥的关注,就是对申奥的支持。”
赵利文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