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29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放飞心中的梦想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本版导读

企业形象
04

放飞心中的梦想

——记西安大明宫建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席有良的成功之路

文/王耿 陈文旗 秦人

是骏马就驰骋于千里草原,

是雄鹰就翱翔于九天云彩之间。

——题记

在古城西安的北郊,有一座闻名天下的大明宫,它是唐都长安三大宫殿建筑群之一。遥想当年,历经岁月沧桑的大明宫见证了太多的王朝兴废、历史变迁。如今,就在这座著名宫殿遗迹的旁边,崛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专业化建材市场,它每天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大明宫,抹去岁月的风尘,再次见证了一位商界奇才的传奇经历。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西安大明宫建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席有良同志。

请不妨浏览一下席总的荣誉档案,先对他有个概略的初步了解。

1994年,他荣获团市委、市乡镇企业局授予的“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称号;

1995年,荣获团中央、国家科委授予的“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

1995、1996年,两度荣获团省委、省乡镇企业局授予的“明星青年乡镇企业家”称号;

1996年,被评为西安市“集体建筑企业优秀经理”;

1999年,被评为未央区“光彩事业先进个人”;

2000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2001年,被评为未央区“十大新闻人物”……

商海弄潮 初露锋芒

命运似乎注定席有良要走从商之路,时势也似乎有意要为社会造就一位商界人才。

60年代初,席有良出生于西安市北郊大明宫乡,同那个时代所有同龄人一样,他虽与汉唐故都为邻,依然缺乏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高中毕业后,他便告别学校,开始了谋求生计和致富的艰辛历程。

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人们长期以来被禁锢的思想逐渐活跃起来,发财致富这些被压抑得太久的观念得到正名,被重新激活。刚刚走上社会的席有良怀着致富的梦想出门干活,他先后干搬运、打零杂、当小工,可惜所挣不多,只好选择了当建筑工。为了掌握砌墙技术,他自己破费买砖,还特别请来工匠师傅进行现场辅导。他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几个月后便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合格的建筑工。在以后不算长的时间里,席有良虽历经多次坎坷,最终却拥有了自己的建筑队,从而向心中的梦想走近了一步。

席有良至今都不会忘记,在自己20岁那年所承接的第一份建筑合同。由于此前的一些小活干得进度快质量高,一家单位很信任席有良,于是把盖几间平房的工程交给了他。这项工程给创业初期的席有良带来了一笔3900元的“丰厚”收入,同时又一次为他的建筑队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他从此将这样的经营理念铭刻在心中:“时间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

两年后,席有良承包了一座两层楼房的加固工程。这是他的建筑队以前从未搞过的工程。因为加固工程技术复杂,难度较大,他翻阅了大量建筑方面的图书资料,补充建筑知识的不足,并虚心向专家请教,聘请他们作技术指导。有志者事竟成。席有良的心血和汗水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又有4万元的建筑工程款进账。

在商海里踏浪,你会得到许多灵感;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你自然会悟出不少的真谛。

席有良清醒地意识到,如今国家经济发展加快,到处大兴土木,大都市里建筑工地林立,林林总总的建筑队也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如何在建筑市场站稳脚跟,并打开局面脱颖而出,这一点至关重要。他在琢磨着制胜的法宝。

有一年,一家银行的库房地基处理土方工程公开招标,别的建筑队投标工期是两个月,而他的投标工期只有短短27天。这件事在同行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就等着看他怎样收场。谁知他走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步棋:每车现付运费,多拉多赚,少拉吃亏。结果车主们憋足了劲昼夜运转,仅23天便大功告成,这一次着实让同行们大跌眼镜,席有良再一次靠速度和质量获得了成功。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在市场的风浪里,席有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渐渐地,他成了弄潮好手。凭着具有良好的资信,他取得了农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建筑设备,工程量也随即迅速增加。席有良的“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火。

随着在事业上的成功,席有良这位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慢慢成为声名远播的知名人物。原因在于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为几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成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领头人,农民群众打心眼里佩服他,支持他。

席有良始终爱跟自己较劲,按许多人的看法,一个农村青年能闯到这步天地也该知足了。可他不这么想,凭着自己对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理解和把握,凭着对工程建筑行业的细致了解和经验积累,他果断地在建筑队内部实施了包工经营与设备租赁分离的互补型经营模式。这项大胆的改革拓宽了经营范围,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尔后,立竿见影。

席有良当初白手起家,他的建筑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占据的市场份额日渐增加,然而这位从不满足现状的人得陇望蜀,依然寻觅着新的商机。

借船出行 扬帆远航

席有良钟爱他的事业,幸运之神又一次选择了他。

1992年,未央区工商局在大明宫地区先办起了一个小型市场,继而又想扩建成规模较大的建材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扩建计划因此搁浅。席有良闻讯后,想“借船出海”,在更辽阔的商海里搏击风浪体验成功。他立即进行认真调研,反复论证,做好了创办建材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当时有不少朋友对此举表示担忧,觉得投入大,风险太大,应三思而后行。席有良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已受到重视,因此会得到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人民收入的增加会使广大城乡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带动房地产业兴旺起来,况且西安市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居住条件不够理想,城区只有向外扩展。建筑材料作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建设链条上的重要环节,预期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在对办建材市场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后,席有良已经胸有成竹信心十足。他大步流星地跨进未央区政府的大门,提出了自己筹措资金创办建材市场的大胆设想,得到了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次磋商,这个大投入、高风险项目最终敲定。那一年,意气风发的席有良才年仅31岁。

自此,建材市场建设与完善跨入了快车道,席有良的事业如日中天。

1992年12月,大明宫建材市场在沉寂的大明宫遗址北边破土动工,历经四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1993年9月18日市场正式开业。该市场投资1100万元,并被西安市政府列为本年度的十件好事之一。

1994年初,扩充营业房200间,装备程控电话300门,安装40吨地磅,邮政代办所、农行分理处、工商和税务管理部门等先后进驻市场,市场保卫科也迅速成立。这样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规模,大大改善了经商环境,为广招商户铺平了道路。

为了拓展服务范围,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席有良果断决定于当年筹备并动工建设铁路运输专线和仓库货场,扩充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货场8万平方米。其中铁路运输专线又被市政府列为1994年度十件好事之一。

1994年底,席有良以大明宫建材市场为主体登记注册了西安大明宫建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极大地拓展了市场,增强了实力。

1995年3月28日,他们的铁路专用线正式启用。这条由西安郊区农民自筹资金建成的西北地区首家民营铁路,将在中国铁路建设和改革发展史上写下光彩的一笔。

1998年,席有良果断决定出售建材市场西区营业房产权,迅速回笼了资金,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推进剂。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席有良悉心经营着大明宫建材市场。他坚持低价位造市,全方位服务,实行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他们立足西安,辐射全省乃至西北,使市场稳扎稳打步步走高。

现在,雄踞古城北郊的大明宫市场已今非昔比,它已由初创时的占地仅52亩拓展到560亩,形成了装饰材料市场、陶瓷建材市场、五金水暖市场、五金工具市场、管材防水材料市场、石材市场、钢材市场、木材胶合板市场等8个专业性批发市场,并组建了建材储运公司。市场整体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颇受商户欢迎。现拥有经营面积16.5万平方米,仓储式库房120栋8万多平方米,露天货场4.5万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家商户,在这里经营着与建筑有关的20个大类、上千个品牌、上万种商品,已发展成为集商铺、仓储、加工和铁路货运为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建筑装饰材料集散地和全国十大建材批发市场之一。

从1998年以来,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年平均交易额达8亿元,年平均利税1500万元。市场接连被评为“市级文明市场”、“省级文明市场”和“全国首批规范化管理市场”。公司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省、市区分别授予“中国行业最大规模乡镇企业”、“陕西省百强乡镇企业”、“西安市十佳民营企业”、“未央区纳税大户”以及省农行“优秀客户”等荣誉称号。

作为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及其公司的创始人和掌舵人,席有良同样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荣耀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上,他的汗水没有白流,社会铭记着这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

科学管理 人本至上

面对头上沉甸甸的桂冠,席有良有过喜悦,有过自豪,但更多的是深沉的思索。

他深知,科学管理与人才在企业发展中是何等的重要啊。“管理出效益”、“以人为本”这些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他的脑海中。只有重视管理、重视人才、重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强加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把企业打造成一艘劈波斩浪永往直前的航空母舰。

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席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不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包括合同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体系、人事劳资管理及考核体系等五大系列,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了企业的成功动作。

为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失误,席有良经常深入到管理干部、普通员工和商户中间,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他还在员工中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及时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并对其中有重要价值的方案予以奖励。在科学民主的决策中,公司于1999年推出了以建筑材料市场、装饰材料市场和储运公司三大经营实体和包括办公室、广告宣传部、总工办、财务部、基建科等五个行政部门为主体的新的管理运行模式,使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从企业长远发展着想,席有良在社会上网罗人才,求贤若渴。他聘用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内现有员工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他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奖优汰劣毫不含糊。优秀人才可以在这里尽力施展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给企业创造良好效益。他实行贡献大小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每年都以赠股的方式奖励业绩突出的人员,吸纳他们作为公司股东,从而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对于不称职或因责任心不强而造成失误的人员及时撤换,选拔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较强管理能力者去接替他们的工作。

席有良作为企业的掌门人,他的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忽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公司与市场商户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公约》,通过长期不懈地开展共建“文明市场”、“文明单位”、“样板市场”及评选“诚信商户”、“文明商户”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等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商户守法经营、文明经商的意识,提高了市场信誉,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省、市、区连年将“文明市场”、“文明单位”的牌匾送给他们,市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表彰。

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既提高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又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公司的发展,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席总要求企业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休闲活动,每年组织全体员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分期分批组织管理干部出国旅游,开阔眼界,增加见识,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情放松。每年春节公司都给全体员工置办一些年货,每年“三八”都给女工赠送节日礼物,夏季有防暑降温福利,冬天有取暖费。公司还特别设立了困难补助基金,对家庭遭遇意外事件或生活发生困难的员工给予补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同时也送去了公司的温暖。

在席总的高度重视下,公司于去年4月成立了工会组织。之后成功举办了青年联谊会,卡拉OK大赛,歌舞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席总每次都带头积极参加,为之助兴添彩。从今年开始,公司将逐步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并在完成全年经营目标的前提下,逐年按10%的增长幅度,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他心中想着员工,员工真心地尊敬和拥戴这位企业老总,老总和员工在感情上相互沟通,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地位的差别并没有造成相互间的隔阂或疏远,大家同心协力为办好市场这个目标一道前进。

厚德载物 放飞梦想

近十年来,大明宫地区建材市场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大明宫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如今,以太华北路立交桥为中心,周边大约近千亩土地上,建材经营规模化、区域化已成格局,昔日这片地处城乡交界的偏僻地带已成为商贾云集、闻名遐迩的建材大世界,附近农民群众纷纷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发展市场,繁荣经济,利国富民,当地群众当然不会忘记席有良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

随着建材市场的繁荣,大明宫地区不仅成为商家投资角逐的热土,而且给当地发展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村民们有的开办餐厅,有的经营商店,有的从业修理,真可谓百业兴旺,一片繁荣景象。

建材市场整天车水马龙,人流、物流、车流量日渐增加,当地群众便在市场附近摆摊设点,销售农副产品,还有不少人从事客货运输,由于对市场前景普遍看好,许多群众或改建、或扩建、或新建了许多房屋,有的出租给在此经商的商户,有的干脆办起了旅社,依靠市场常年受益,财源广进。

在这里,众多商户入市经营,给上万人提供了就业职位和机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正如席总所说:“我们搞实业,办市场,既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多给国家做贡献。还要为老百姓多谋利益,重视和讲究社会效益。”

有人说,同行是冤家。席有良却不以为然,他主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在他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其他单位也依托大明宫建材市场,相继在周边地区开办了大大小小10个建材市场,带动了太华路建材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席有良富而思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深知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自己有能力的条件下,要替政府分忧解难,多替老百姓办些实事。

这些年来,席有良先后投资60余万元,多次整修北余寨至玄武路以及太华路的路面,使这一带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在他的多方奔走下,22路、517路、309路等公交车都从市场门口经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进出市场。

他多次慷慨资助附近的马旗寨小学、铁路小学、市48中学的建设。在市总工会开展的爱心助学活动中,他捐款捐资金额总计达5万余元。他长期为西安孤儿院补贴经费,减轻了政府负担。1998年南方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席有良捐款1万元。去年我省安康地区遭灾,他除个人捐献1000元外,动员全体职工捐款捐物总值超过1万元。

席总捐款助学救灾、扶贫帮困的善行义举,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他因此获得了许多的奖励、锦旗,受到政府的表彰和百姓的敬重。

进入不惑之年的席有良如今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他担任着省工商联执委、市工商联常委、区工商联副会长和区政协委员、市市场协会副会长等职务,除了掌管以大明宫建材市场为主体的西安大明宫建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外,他还掌管着陕西古典建筑工程公司、西安大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大明宫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等另外3个独立法人公司。这些以席有良担纲董事长的公司都以资产为纽带,初步形成了集团化公司的雏形。谁不知道,这其中凝结了席总和他的伙伴们多少心血和智慧,倾注了他们多少的情感啊!

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席有良没有停步,他正在勾画着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放飞心中的梦想。

新世纪伊始,他又有多项惊人之举:一是筹建西安大明宫住宅小区,该项目占地336亩,总建筑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总体投资5.2亿元,二是与当地乡村合作建设一个占地600余亩的建材仓储加工城,使当地群众直接受益,带动区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三是组建完善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西安大明宫(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提升企业集团及所属市场的水平,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步伐,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这一切都在紧张运作中。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我们在被席有良这位商界奇才所创造的惊人业绩所感动、所折服的同时,也衷心地祝愿这位出色的舵手驾驶好他的企业航母,驶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