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见钱心不动”的年连昌
一个困难企业的技术处长,面对花花绿绿的钞票,断然拒绝。“这钱,我不能要,要了,良心上会不安的。”他,就是年连昌,就职于省延河水泥机械厂。
延河水泥机械厂是国家建材行业数一数二的大企业,是水泥机械设备的专业定点企业之一。技术处是企业的心脏,保存、收集着成千上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又有延河厂30多年几代科技人员开发的实用技术,不少人眼睛都瞅着它。尤其近几年,私营经济起步较晚的陕西,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将延河厂的知识产权作为个人发家的摇钱树,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套取延河厂的设备图纸和工艺技术。单在延河厂门口的一条街上,省内外各种名目的水泥机械配件门市部和技术服务部就有十多家。作为高级工程师,作为有30多年水泥机械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年连昌同志并不缺发财的机会,他足不出户就可获得丰厚的报酬,一项技术图纸的私下交易可以让他享用几年,但他没有这样做。
一次,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找到他家,请求他搞几张延河厂新开发的技术图纸,并将一沓钱硬塞给他。年连昌同志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是延河厂的职工,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图纸是企业工人的饭碗子,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企业的知识产权,我个人再困难,也不能拿企业的利益作交易,这钱我不能收,这图纸我也不能给”。说得来人怏怏地走了。象这样回绝钱的事,到底有多少次,年连昌同志也记不清了,他只淡淡地说:“只要你心不动,他就没办法”。
要说困难,年连昌同志也真困难。最难的时候,机关十几个月没有发工资,重大节假日只是象征性地给一点生活费。前几年,儿子上大学,每月需要300多元的生活费,爱人所在单位效益也不好,也是经常发不出工资。他自己患有多种疾病,经常因掏不起药钱而硬撑着。有人挖苦他“死脑筋”、“不开窍”,他只是漠然一笑。周边地区的一些企业高薪聘他,试图以优厚的待遇将他请出,他婉言推辞了各方面的聘请,一如既往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张元元 唐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