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找回延安的“吃法”
抗战时期,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率南洋华侨总会视察团回国慰问抗日军民。在重庆,国民党军政官员把陈先生当作财神爷,用800元一桌的豪华宴席招待他。而到了延安后,毛泽东却在窑洞里请他在小木凳上吃两角钱一顿的客饭。陈先生对此很有感触,返回新加坡后,他不无感慨地说:“800元的酒席我实在咽不下去,两角钱的饭菜我感到又甜又香。一个是浪费人民的财力物力,一个是节约人民的财力物力,两者的思想生活作风,真有天壤之别。”接着,他满怀激情地宣布:“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历史的发展印证了陈先生的预言。同一“吃”字,两种吃法,印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结论。
可是,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当年延安的“吃法”已丢掉了许多,而用公款吃喝一掷几百元、上千元甚至更多者屡见不鲜。有的国有企业亏损严重,购买生产材料和进行技术改造都拿不出钱,职工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勒紧裤带艰难度日,但这些毫不影响头面人物的吃喝,名曰“为企业而吃”、“为集体而喝”,企业经营越来越差,职工怨声载道。有的机关工作人员以检查工作为名,走到哪里,大吃大喝就演到哪里。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面对这种局面,多少有识之士和老同志为之担忧。
愿我们在欢庆建党八十周年的日子里,能重温宝贵的延安精神,少一点重庆的“吃”,多一些延安的“吃”,从“吃”上来节约人民的财力,为人民群众多办一些好事,来赢得人民的拥护和信赖。
(王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