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姑娘“过剩”
在海湾石油富国科威特,妙龄姑娘难找“婆家”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科威特新闻媒体近日报道,在本国国籍人口只有70多万的科威特,有4万左右适龄妇女还没有找到婆家,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
科威特姑娘既美丽又温柔,她们不好找婆家绝对不是因为小伙子们看不上她们,而是因为在科威特有女方向男方索取高额彩礼、婚礼大操大办的习俗,这一婚俗使科威特姑娘成了“高价姑娘”,小伙子对她们不敢问津。事实上,与她们这些“嫁不出去的姑娘”一样,科威特还有不少没找着媳妇的小伙子呢。
据了解,在科威特,小伙子们与本国女子按照本国习俗结一次婚,正常情况下,给女方的彩礼加上办婚礼的花费,至少也要花上数万美元,这还没算上买房建房等大项开销。在这种情况下,与本国女子结婚,往往会给年轻人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而如果与外国国籍的女子结婚则没有这么讲究,不必花这么多钱就能成婚,所以,一些科威特小伙子选择与外国“平价女子”结婚,从而使本国的“高价姑娘”没了“市场”。
这个现象已引起科威特一些社会机构的重视,为提高本国姑娘的“出嫁率”,他们做了一些工作。例如,有的慈善机构给她们介绍对象,而最近一家还在策划举行简朴的集体婚礼。据说届时将有12对科威特籍新人和14对其他阿拉伯国籍的新人参加婚礼。不过,据报道,就是这个以节约为目的的集体婚礼,也安排在五星级饭店举行,可见,要是不节约的话,新郎应按习俗摆多大的排场了。
在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阿拉伯国家都流行女方向男方索取高额彩礼、婚礼大操大办的习俗。据报道,阿联酋总统扎耶德为了鼓励本国男子不娶外国的“平价女子”而娶本国的“高价姑娘”,专门设立了一笔基金,如果一个阿联酋男子与本国女子结婚,该基金将向他提供7万阿联酋迪尔汗(约合1.9万美元)的“结婚补贴”,这笔结婚补贴总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郎娶本国“高价姑娘”的负担。 (房启珍 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