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眉鏖战夺全优 太白逐鹿刨精品
——记中铁一局五处十五工程有限公司
文/成培德 潜小莉 董永军 图/董永军
西部大开发的阵阵号角正在使陕西变成一块迅速崛起的热土,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由南至北,由西向东到处开花。就在我省的西部宝鸡境内,姜眉公路也从都市延伸向秦岭的腹地。
为了展示筑路铁军的风采,我们顶着盛夏时节的烈日,迎着秦岭山脉葱笼的绿色,走进了正在姜眉公路施工现场奋战的中铁一局五处十五工程有限公司。所见所闻,令人振奋不已,就是这支铁军队伍,曾经征战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立下过赫赫战功,在他们身后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上篇:光辉的历程
成立于1956年的第五工程处是中铁一局最大的综合工程处,系国家建设部核准的国家一级综合性施工企业。主要承建铁道、公路工程及中小型水电水利工程,以及工业民用房建工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五处现已发展壮大成为拥有职工6000余人,注册资金1.5亿元,大、中型机械800多台,总功率达4.1万千瓦的施工企业。尤以各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为专长。具有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施工的能力和设备,是国内实力最强的隧道施工企业之一。
该处成立40多年来,建成隧道218座,总长度为201.88公里,居国内同级单位之首。其中3000米以上长大隧道12座;建成大桥、特大桥56座,总延长12611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五处人坚持文明建设,科教兴处的方针,严格要求,以质量树立企业形象;满足需求,用信誉修友谊之路,施工领域不断扩大,在地铁、高等级公路、水利水电工程、机场、码头等各项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60年代,在成昆线关村坝隧道的施工中,该处就创造了平均单口月进152成洞米的当时全国最高纪录。为此,1965年3月9日,党中央发来贺电予以褒奖,邓小平、贺龙、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亲莅工地视察。为五处的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80年代,在大秦线一期工程的花果山隧道施工中创单口月进275.13双线成洞米纪录,被载入《中国之最》一书,并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90年代,在西康线秦岭隧道Ⅱ线施工中,创造了平导月掘进456米的全国纪录和独头单口通风超6000米的世界纪录,1996年邹家华副总理到该工地进行了视察。1999年5月,在秦岭隧道I线钻爆法施工中,创造了单口全断面月掘进555米的全国最高纪录,施工技术和进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最长的高等级公路隧道大溪岭——湖雾岭隧道施工中,他们还创造了连续10个月单口月成洞百米的纪录。
在一个个纪录之下,在一座座丰碑之后,五处自身的整体实力和形象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他们是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2年曾获铁道部“现场管理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铁道部“火车头”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自1986年以来,共获国家金质奖一项;创部、局级优质样板工程42个;获国家级QC成果奖2个;获部级QC成果奖4个;总公司、局级QC成果奖17个。
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五处人将自己的风采展示到了每个角角落落,同浦铁路、石太铁路、宝成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成昆铁路、西延铁路、宝中铁路、西康铁路以及广州地铁、宝成复线、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到处都留下了他们创造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为共和国的铁路、公路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是这样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经历的铁军队伍,今天,又是一身征尘地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在陕西这块大地上树起了自己的旗帜。
而我们今天结识的五处十五工程有限公司,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在他们之中,既有南征北战,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又有初出茅庐,知识丰富的新青年,他们从进入姜眉公路建设工地的那一刻起,就决心将这一“窗口工程”当做他们投身西部开发的一份厚礼,献给陕西人民。
下篇:辉煌的今天
五处十五公司此番在姜眉公路的施工中提出了“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线创优”的创优目标,力争将该公司在陕西施工的第一个工程打成一个全胜的漂亮仗。
由十五公司担负施工任务的姜眉公路I期工程二合同段起点里程K53+500,终点里程K57+000,全长3.5公里,工程处于秦岭腹地的太白县境内,线路沿红岩河逆流而上,三次交河没桥而过,沿线山坡陡峭,沟谷峡深,而且地质条件多变,交通运输极为困难。
该合同段有大中小桥5座,其中王家棱大桥全长145.78米;板桥1#桥,全长112.3米;板桥2#桥,全长106.76米。隧道2座,其中王家棱隧道全长345米;板桥隧道全长155米。路基总长2540.12米。
2000年9月,十五公司进驻姜眉公路后,就把安全、质量、进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经过他们的奋力拼搏,截止今年8月14日,已累计完成施工产值1938万元,为合同总价的72%。其中路基土石方完成101080立方米,为设计的79%;桥梁工程完成322.52米,为设计的70%;隧道工程完成312.9米,为设计的63%;涵洞工程完成93.12横延米,为设计的100%;防护墙完成12416平方米,为设计的75%;在2001年姜眉公路首届“百日会战”中荣获第二名,在姜眉线上打出了十五公司的威风,叫响了中铁一局五处的大名。其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方面也取得了业主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十五公司采访时我们了解到,这里集聚了一批作风顽强,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从领导班子到职工队伍,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是一流的。
经理张永全年轻有为,今年37岁的他已是在阳涉线担任过项目经理的“老将”了。他毕业于渭南铁路工程学校,从工人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今天的领导岗位,周围的人对这位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的实干家评价很高,也很敬重他。书记韩开金今年53岁了,他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铁路建设事业,与张永全经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位老政工干部性格豁朗,十分健谈,是个敢说敢干敢抓敢管的好书记。
在职工队伍中也有如机械班班长徐斌、大桥一队工人陈映智这样的好工人。徐斌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哪里机器出了故障,他立刻出现在哪里,故障不排除他绝不会离开。陈映智为了赶工期,家中有事数次催他回家,他都坚守工地,直到大桥完工才回家……
在姜眉公路的施工中,十五公司的全体职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险阻,才保证了施工各项任务的完成。由于十五公司是全线标段中最里边也是最远的一个标段,又加之全线施工并且每天都有放炮炸方开山,这样造成进料车辆运料不畅,而且沿线的通讯设施常出现故障。
首先遇到的是进料难的阻碍。因为他们施工的材料大都要从宝鸡运来,路远不说,道路因施工而坑坑洼洼,好多外单位车辆给现金都不干这活,而十五公司却硬是亏损也要把材料运进工地,从而保证了施工的需要。其次是施工干扰大,因为是在老线的基础上施工,既要保施工,还是保畅通,而且沿线的通讯、电力设施还不能损坏,所有这些给施工凭添了几分难度。再其次,加上资金不到位,给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五处十五公司的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克服了这些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确保了施工进度,成绩一直排在全线的前三名。
为了确保五处在姜眉路这一“窗口工程”的创优目标实现,十五公司进入工地后,依据业主的要求,新建了工地试验室,购置了试验设备、计量器具,保证了施工的需要。他们还为了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事效率,陆续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软件及办公室桌椅,使办公室更加规范。
在施工中,他们为了保证的内实外美,做到保工期、保质量,还特意购买了两台强式自动拌合机,建立了砼拌合站,实现了砼定量拌制,满足了施工的质量要求。同时,在大桥、预应力砼桥施工中,还定做了桥墩柱、梁体大型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
姜眉公路项目是五处创信誉、创牌子的工程,因此,全处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处长、书记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韩书记在工地对领导班子成员说:“一个严格要求部下的领导才能带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一事无成。”
在十五公司,正是有了一个好班子,才带出了一支好队伍。从目前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来看,十五公司对在姜眉线创优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因为他们这些人曾有过创优的过去:1995年,新疆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他们荣获了部级奖;1998年,宝鸡峡“一闸两点”专用大桥,他们荣获了“优良工程”称号。当然,成绩已成为过去,但积累出来的经验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它也是今后创优的坚实基础。
西部大开发的大潮召唤着多少人去为之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共和国的腾飞,五处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拼搏去奉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一条漂亮的大路在秦岭的深处出现时,五处人一定会从心底里荡起一种满足和自豪来,他们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为西部大开发尽了心,出了力!
这就是五处人的风采!
这就是五处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