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润物细无声
——金寨乡张河纸厂推行平等协商制度侧记
一个只有16名职工、处在穷山沟里的私营小造纸厂,去年产值达到38万元,实现利税10.4万元,年递增25%以上;职工的工资也由原先的年收入1800元提高到6000元,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便是旬阳县金寨乡张河纸厂推行平等协商制度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谈及此变化,厂长柯昌根感慨地说:“只有让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生产潜力,职工也是私企发展永不枯竭的财富。”
张河纸厂始建1975年,是典型的村办小作坊式的小企业,生产工艺简单落后,产品品种单一,没有竞争能力。1997年通过改制和资产重组,发展成为拥有45万元资产的股份制私营企业,也是目前金寨乡唯一的私营企业。职工全是雇用的周边村民,未建工会前,、职工权益无法保护,生产积极性很低,职工和老板对立情绪明显。去年6月,乡工会按照上级工会要求,深入企业宣传法规,并建立起全县第一个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工会成立之后,就开展比学习、比质量、比安全、比贡献等劳动竞赛活动,并适时地维护职工权益,受到了职工的拥护。职工说:“工会是我们说话的地方,是维护我们利益的组织。”然而,作为私企老板,一心抓生产和效益,对工会工作并不看好。特别是工会要推行的工资等平等协商制度,更让老板“伤透了心”。
工会组建之后,职工对工资偏低、劳动保护没有保障的问题反映强烈。许多职工暗闹情绪,消极怠工,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企业老板看在眼里,却束手无策。厂工会在征得广大职工意见之后,决定与老板进行谈判。今年1月,双方举行了第一次平等协商会议。工会主席作为职工方首席代表,企业法人作为企业首席代表,双方各选出3名代表,就职工工资标准、季度奖金等进行磋商,达成协议。今年3月份,部分职工又向工会反映车间与车间劳动强度差距大、工资待遇不均的问题。厂工会主席与厂长下到车间认真调查后,又召开了第二次平等协商会议。经过三轮艰苦的协商谈判,最后达到协议:一是对粉碎、造纸车间的9名职工进行适当调整,由原来的每人每班20元提高到25元,每人每月增加130元;粉碎车间每人每班由14.6元提高到17.5元,每人每月增加67.6元。体现向脏累险岗位调整后的工资倾斜的分配办法。二是每月给生产一线职工配发手套、雨鞋、肥皂等劳保用品。三是对协商内容进行了规范,包括工资、劳动保护、医疗费用、劳动安全等事项。
通过两次平等协商会议,基本解决了职工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化解了各种消极因素,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厂长也高兴地告诉记者:“协商制度就是好!有工会出面办事,好多棘手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乡工会主席郭理旺说,通过对张河纸厂平等协商制建立前后职工精神面貌的变化所做的调查显示,平等协商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法制化,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发展,达到了“润”物无声的境界,在职工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即按时上班的人多了,迟到早退的人少了;积极带头完成生产任务的人多了,消极怠工的人少了;产品质量达标的人多了,出不合格品的人少了。从而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7%和25%。职工处处为企业着想,厂长相信职工的气氛日渐浓厚。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