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思想作风建设是第一位的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这是对新的发展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确立这个定位的科学依据是,在党的作风建设中,思想作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要开创党和人民事业的新局面,首先是全党同志必须具有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的精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开创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就是首先从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入手的。现在回过头去看,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的思想作风,就不会有今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永无止境。正如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和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发展,党的事业才能前进。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有的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这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都是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作风格格不入的,不首先解决这个问题,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和改进都无从谈起。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其目的就是要求全党同志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作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闪烁着伟大真理的光芒,始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变成禁锢和阻碍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始终把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才能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