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代会的理论发展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断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往往得到迅速发展。这一切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极大挑战,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国有企业职工还是不是主人,有无权力参与管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职工代表大会与股东大会的关系;非公有制企业能否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问题,等等,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并加以澄清。同时,这些新问题的存在,对职工代表大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不仅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职工代表大会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首先,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一些人认为不能再讲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甚至冷漠、无视职工的权力,致使职工群众无不感到自身的主人公地位日趋下降,心里产生一种压抑感、失落感、不平衡感。应当认识到,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改变的只是国有资产的实现形式,并没有改变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因而也不应改变职工国有资产主人的身份。而且企业职工直接占有使用本企业生产资料,并以比实现他们与非本企业社会成员有差别的经济利益,承担一定的盈亏责任,因此,相对于全国人民来说,企业职工对国有资产有着更直接的责任和权利,他们是企业更直接更现实的主人。由此职工理应和其他投资者一样成为企业的主人,拥有参与管理的权力。当前一些公司制企业通过职工持股,使职工拥有企业的股份,成为企业资产的真正拥有者,成为股东之一,但这只能是对国有资产主人理论的补充和深化,而不能由此否定职工国有资产主人的身份以及参与管理的权力。在国有独资和控股的公司制企业,应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股东会并存,各司其职,协谳运转。而不能用股东会代替职工代表大会,因为二者的性质、职权、各自代表的利益,以及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和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都有所不同。
其次,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问题。有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只是雇佣劳动者,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参与管理。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也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深化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真正依靠职工办企业。这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
再次,适应职工代表大会实践发展的要求,当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在坚持社会主义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已超越了所有制性质,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深化职工代表大会的理论,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这项制度奠定了基础,从而使职工代表大会的理论更具广阔的前景性和普遍的适用性。
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在于通过保障和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协调劳动关系,调动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劳动者与企业的“双赢”。所以,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要实现自身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和善待职工参与管理的权力,只有这样,职工才会真心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繁荣昌盛,也将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利益关系的摩擦和碰撞,带来工人阶级队伍结构的变化,但不管怎样调整,怎样变化,怎样摩擦和碰撞,我们决不能忽视“依靠”方针的落实,决不能冷落和亏待了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工人阶级主力军这个群体。特别是历史已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现代化程度,企业的管理理念必须和时代合拍,管理方式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职工代表大会的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更好地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应有作用。 ■陕西工运学院 白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