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关注城市“牛皮癣”现象

近年来,不管是小县城还是大都市,道路两侧建筑、构筑物上,随处可见张贴涂写的办理假证件的传呼号、电话号,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顽症,被称之为城市“牛皮癣”现象。

假证泛滥成灾

“城市‘牛皮癣’现象致使假证件泛滥成灾,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这是来自多方面的呼吁。据报道,省内一个地区在办理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中,150多人的文凭中竟有120多个假文凭,占转正教师的80%多。西安市去年底在345名转正教师考试中,查出假文凭138个,占转正教师的40%。而假证泛滥决不是陕西的特产,在南方和北京更甚,中央电视台屡次暗访、报道北京关中村和武汉市等地区买卖假文凭的新闻,曾在全国引起轰动。今年9月中央台报道澳大利亚压缩中国留学生的招生比例,具体原因就是中国的假文凭已在国际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什么张贴涂写办理假证件的城市“牛皮癣”现象屡禁不止?深究有如下原因:一是有社会需求。招工需要文凭,招干需要文凭,提拔干部需要文凭,在现今的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文凭几乎关乎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些人的需求,进行伪造贩卖假证的活动;二是高额利润的趋动。据调查,伪造一份名牌大学的文凭需3000元左右,一般大学文凭也得1500元左右,连结婚证也可卖到500元。而制造假证的成本也不过二三十元;三是伪造贩卖假证件者组织诡秘。一般情况下,制造假证件的窝点不在贩卖地区,采取的是本地接活,外地制作。从人员分工上也是层次分明,制假证的不出面贩卖,贩卖的不在街上张贴涂写,而抓获的张贴涂写的都是临时雇的;四是打击此类活动缺乏法律依据,行政法规又难以挖根断枝,只能按市容条例和广告法对张贴涂写办假证者罚款。而被雇佣者多为从外地来的盲流,处罚不成,只能教育了事。这样,就形成城市管理中的一个空白点。

古城治假用“猛药”

城市“牛皮癣”难治也得治!针对在街道到处张贴涂写办理假证件野广告的问题,早在去年5月份,西安采用多方联合行动的办法,由市容部门牵头,与工商、公安、电信四部门发布通告,从断电话、掐传呼、停手机入手,一度基本解决了利用市内电信制贩假证的违法行为。据统计,不到一个月时间,断、停本地电话传呼230余部。但是,对利用外地传呼办假证的情况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外地传呼台不受西安制约。

今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指出:“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这一解释,为对伪造贩卖假文凭活动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西安市乘着这一东风,并以保证“2001·中国西部论坛”等重大活动在西安举办的契机,从今年8月18日起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城市“牛皮癣”现象再下“猛药”。他们的做法是:由公安部门组织摸底调查,严厉打击制售假证件者和幕后操纵者,对所雇佣的张贴喷写办理假证人员,视其情节予以治安拘留、劳动教养;由区街全面负责,组织督促专业队伍和沿街单位,按照市容环境“四自一包”范围,清理铲除张贴喷写的办理假证件电话传呼;由工商部门和市容综合监察总队组织专业队伍加大巡查力度,依法对伪造贩卖假证者进行行政处罚;鼓励广大市民进行举报,凡现场抓获喷写办假证野广告者或扭送公安机关的,给予500元奖励。在这一个月的专项治理中,全市共捣毁制售假证件窝点2个,抓获办假证件和张贴喷写野广告人员28名,其中刑事拘留2人,收容、遣送6人,行政扣留20人。这一治理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但省市领导满意,市民和游客也惊呼古城的面貌变了。

关键是健全法治

西安治理城市“牛皮癣”现象的做法,对其他地市有何启示呢,在治理这一“顽症”中还有什么难题呢?就此记者采访了西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法规处宋炳彦处长。

宋处长说,从这次综合治理的效果看,全市张贴涂写办理假证件的势头明显得到遏制,但离彻底解决这一现象还有距离,因而必须继续努力,挖根断源,狠狠打击,方能保持长治久安。同时,教育、人事、组织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协调一致行动,才能使伪造贩卖假证件没有买方市场,使购买假证件的投机分子没有立足之地。

宋炳彦处长还深有体会地说,近年来城市“牛皮癣”现象之所以猖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其列入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最高两院在办理假证件法律适用问题上的解释,也仅限于伪造贩卖假文凭范围,而伪造贩卖结婚证、技术资格证等证件业已严重影响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但却够不上刑事处理。因而必须进一步地健全法律,给制贩假证件者给以刑事打击,才能保证从根本上治理城市“牛皮癣”现象,才能彻底刹住制贩假证件的违法行为和不良风气。 (明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