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22日
公众视角
04

二百年前开发大西北的诗篇

□文/王伟瀛

全国有多家电视台播出了张国立主演的表现纪晓岚的连续剧,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可见观众对纪晓岚这个人物很有兴趣。其实纪晓岚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文学家,性格中有幽默诙谐的一面,而在治学上则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纪昀,字晓岚,清代乾嘉时期河北籍著名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他生于1724年,卒于1805年,终年82岁。他的文学成就,可用他的两部传世之书以概之:一是《阅微草堂笔记》,一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外,他还留下诗文各16卷。在他的诗集中,有《乌鲁木齐杂诗》一卷,收诗160首。这组诗是纪晓岚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从充军地被召还时,在新疆巴里坤至哈密的途中所作。如今,我们国家实施开发大西北的伟大战略,读一读纪晓岚在200多年前以诗记录下的各族人民开发新疆的丰功伟绩,无疑具有认识意义和社会意义。

在《乌鲁木齐杂诗》中,纪晓岚以精炼的文笔描绘了新疆当年欣欣向荣的景象和优美的地理风光及民情,表达了各族人民开发新疆的情景。在一首反映屯兵开垦农田的诗中写道:“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鼎河路九千。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新疆的开发,使得很多兵丁把家眷都带到新疆,在大西北开始了生息繁衍,对此,纪晓岚热情地赞颂:“藁砧不拟赋刀环,岁岁携家出玉关。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内地人的移居,带来了文化的交汇和发展,据纪晓岚诗后的注文可知,当年在迪化、宁化、景化、阜康四城中就设有书院四处,各屯又多开设乡塾,部队营中也建有义学,“芹香新染子衿青,处处多开问字亭”。城乡学校里处处有读书声,内地的风俗也带入新疆。养鸽子就是其中一例:“春云澹宕春风软,正是城中放鸽天”,空中鸽子千百成群,铃声琅琅,一片和平景象。此外,各族人民还一道放风筝,元宵猜灯谜,春节舞狮,迎神开赛会,就连河北的马戏团也来了:“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江南的昆曲剧团也来了:“越曲吴歌出塞多,红牙旧板未全讹。诗情谁似龙标尉,好赋流人水调歌。”当时情景是“酒楼处处,日日演剧,数钱买座,略似京师。”名丑简大头、名旦刘木匠成为各族人皆知的戏曲明星。

全国各地商贾云集新疆,江南的海鲜贩运者,蒙古的商人,外地的酒商都带来了名优产品,销售之后又带走了新疆的土特产。他们在新疆开设了各种商店,就连修理钟表的作坊也开张了:“戍屯处处聚流人,百艺争妍各自陈。携得洋钟才似栗,也能检点九层轮。”读纪晓岚的杂诗,感到异常清新。在没有其他报道手段的200年前,他以诗记下开发大西北的盛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