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十年寒窗后 学费难煞人
我省200名特困女大学生入学资金无着落
本报讯 记者从省妇联“红凤”办公室获悉:今年,全省新入学的250名特困女大学生已向“红凤工程”申请资助,经多方努力,目前只落实资助23人,意向资助十几人,仍有200多人上学的资金无法落实,有的被拒之于校门外。
今年,大专院校扩大了招生名额,招收的新生比往年要多。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有幸考上了大学,但面对数千元的学费,却显得一筹莫展。据“红凤”办公室的同志介绍:不少特困生为上学,变卖了家中所有能变卖的东西;有的还借高利贷;有的学生因一时凑不足学费,给学校打了欠条。有的学校对打欠条入校生规定:超过还款期,一天加8角;有的学校规定超过一个月加收100元。面对如此多的特困生,学校也是迫于无奈。一些特困生入校后,身上就装了一、二十元,一日三餐只有干吃馍。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已进校,但仍有因凑不齐学费的学生,因校方拒不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被拒之于门外。类似的事情,去年我省就发生过。
当记者问到:一些大学对特困生实行减免学费一事时,“红凤”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学校因对新入学的学生个人及家庭情况都不甚了解,学习是否刻苦努力等原因,因此减免学费只能考虑老生。
如今国家已出台了相关助学贷款的政策,但贫困生贷款却遭遇尴尬。银行从自身安全考虑要求抵押。贫困生有何物可以抵押呢?其次是需要担保人。一名大学教师告诉记者:我就为一名特困生作了担保,这学期又来了新生,按规定,不能为两个人担保。年年都有特困生,老师也不能年年为他们担保。而信誉担保,在我国还没有推行开。
面对如此多的特困生,“红凤”办的同志告诉记者:看着那些新考入大学、因经济问题而笑不起来的学生,我们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设法为其筹措落实更多的资金,但需资助的人太多,我们的能力有限,希望社会各界能帮助这些特困女大学生,使她们能完成学业。“红凤”办的电话(029)5581954,网址:http://hongfeng·xaonline·Com。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