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高会叫好连声 科学家自有高见
和平鸽展翅,彩汽球腾空,第八届农高会在秋日的艳阳之中开幕,处处是人流,面对这一盛会,众人七嘴八舌,畅谈自己的感受。
在农业机械展区,记者偶遇省水利机械厂的销售人员,一见是记者,几个人立马详细的介绍产品,称其中一款产品获数项奖励和认证。说起农高会,几人连说,感谢这次盛会带给厂子的展示机会,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来参观挖掘机产品。相邻不远处的山西拖拉机有限公司的业务人员说起农高会更是喜不自禁,这次他们带来的农用拖拉机样品在农高会上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关注。促销员说,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农民,两天来,他才吃了两顿饭。
企业界人士大喜过望,农民们更是开了眼界。记者5日早晨在主会场外500米处见到了一位坐在三轮车上的老婆婆,看年龄已有80余岁,50余岁的儿子推着她,指指点点广告牌、花坛,不停地俯在老人耳边大声说着。这位生活在杨村乡夏家沟村的老人连说,农高会办得好,儿子能买粮种,孙子能学到技术,她可以四处游游逛逛看热闹。
叫好声一片,不过,科学家自有他的观点。农业旱地学家、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和其夫人在谈起农高会时说,农民赶会是好现象,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高新成果应该推广至更大的地区。但是,从他们的角度看,一年办一次农高会,似乎周期有点短,因为,农业科研生产周期较长,不可能年年都出新成果。间隔几年办一次会更合适。农博会还应有常设展馆,展览历届高科精华,随时交流、交易。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