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28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入世”后国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彩虹显古都 明珠耀城北 在希望的田野上 咸阳秦都党旗红 广告 人民的好公仆 大地的守护神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在希望的田野上

——铜川市秦江化纺有限公司发展小记

位于铜川市新区环东路的铜川市秦江化纺有限公司,规划用地50亩,其中一期工程已投资50万元,占地12亩。现已建成年产300万m2,幅宽4.5m的电脑提花针刺地毯生产线,并已投入生产。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200万元以上。该公司最新和设备生产厂共同研制开发的高性能生产线已能生产各类大图案产品,不仅使产品幅宽,花色品种和产能方面有了大幅提高,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还有效的填补了国产设备在生产方面的空白,为无纺行业在西部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该公司的筹建单位秦江地毯厂,位于铜川市川口,拥有资产557万元,现有员工60余人,可生产4.5m幅宽以内的普通针刺地毯,电脑提花针刺地毯(400-800g/m2),4.5m幅宽以内针刺土工布以及针刺过滤材料、复合土工膜、合成革基布、油毡基布、汽车内饰、包覆行料、衣用衬垫材料、电热毯面料等产品。

秦江厂自1997年10月成立以来,在厂长王力,副厂长王乐钊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产品以其门幅宽,规格多,品种全,质优价廉而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销率达100%,2000年实现了工业产值700万元,销售收入720万元的良好成果。他们的针刺地毯和土工布在全国第五届杨凌农博会上荣获了“后稷”金像奖,98年度被区工商分局,城区私营经济协会推荐为全市“十强”私营经济企业。

再回首秦江的创业史,王力厂长不胜感慨,他原是铜川矿务局一名职工,由于企业效益差,人员分流而干起了个体经济。刚办厂时一无资金,二无厂房,更无设备和职工,他除把自己多年积蓄全部拿出外,还找亲朋四处筹措,为此跑细了腿,磨破了嘴,定购设备他跑上海、下山东,走东北、跑江南,反复调查,货比三家。接着他又东奔西跑了三个月才定下了厂址。

为了工厂早日投资,他建厂招工培训两不误,专门向社会招聘了多名技术人员和下岗职工,边学边干。白天渴了喝冷水,晚上饿了啃干馍,一把汗水,一把油泥的艰苦奋斗,终于安装好了设备。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40万元。

企业的兴旺基于科学的管理和不懈的创新,王力厂长和两位副厂长根据本厂实际,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用人制度,完善了产品质量检验系统,并按产品种类、规格和机器进行专人专机岗位管理,对原材料实行审验把关,对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坚决不用,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他们在完善技术研究开发设施和改善技术人员待遇及工作条件的基础上,非常重视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提高,对厂内新老职工、技术人员、车间领导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程序,不同侧面地培训,以奖励的方式鼓励职工进行学习,千方百计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竭尽全力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以真诚的爱激发了全厂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为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和长远建设创造了不息的动力。

同时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了工艺水平,大胆调整产品的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以积极占领市场,通过一系列革新和工艺改进,产品已由建厂初的单一地毯生产发展到土工布、贴墙布、农用覆盖布、过滤布等十多个产品,地毯生产由30多个品种花色提高到80多个花色,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未来,新世纪的秦江人激情满怀,他们正以开拓进取的无畏精神创造着秦江辉煌的明天。 张宁 崔建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