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承诺不兑现 责任不履行
西安秦巴药业公司 长期拒交职工养老金
本报讯 西安秦巴药业有限公司(原名西乡县巴山制药厂)长期拖欠社保养老金,社保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催交,几乎跑断腿、磨破嘴而仍无果。使该厂已到退休年龄的职工不能进入社会统筹,职工气愤地说:“承诺不兑现,合同不履行,以后吃亏的只能是咱出力的工人!”
接反映后,11月29日,记者驱车前往西乡县采访。据介绍,该厂原是西乡县的一家国有制药厂,2000年9月由西安来的一家几个人合伙的私营公司接手,并更名为西安秦巴制药有限公司。鉴于当时实际情况,县上有关部门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接收该厂的全部内外债务,二是安置全部在岗人员,三是按规定给企业职工交纳“三金”。先交付200万元的保证金就可全盘接收该厂约1700万固定资产的经营权。合同签定后,一西安私企老板接收人员便入驻该厂,投入资金,以自己的销售网络和原厂的生产设备及产品认证做平台开始运作。一位职工说,自接收后,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地生产,药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虽然他们不太了解实际财务状况,但从表面上估计效益还是很丰厚的。他们拼命地干,希望能将公司当时答应的“三金”兑现,但谁知等来的是一场空。企业有钱不给交“三金”,到退休时进不了社会统筹,以后咋办?
在县总工会采访时,一位工会干部说,这个企业确实叫人头痛。他们也接到该厂职工的反映,也到企业去了解过,企业中原有的党、工会组织全成虚设,连工会经费也连续两年分文未交。找上门去,他们打“游击战”。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的短期行为严重,有“杀鸡取蛋”,到时屁股一拍走人的思想,一堆子屎都想甩给当地,后果是严重的。
在西乡县社保局,该局杨局长说,秦巴药业有限公司从1999年10月到现在已欠企业社保养老金共计568000多元,而这只是本金,尚不包括滞纳金。县上对社保金运进方式是,社保局开单,劳动局、地税局征收,但令人气愤地是,开单子他们不理,征收他们不交,使已快退休的职工社会养老正常调整金55元都无法享受到。
在一溜金光闪闪“重合同守信用”、“先进企业”等牌子下,记者走进了这个陕南颇有小名气的制药厂,在办公室见到一位自称是主管生产的陈副经理,问及此事,他说,欠交养老金是事实,但具体情况他不主管,主管在西安,当记者让他谈一下个人看法时,他只说了一句:“企业有困难嘛,以后慢慢交”。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