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水利事业 实现心中理想
——记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峰
在关中西部座落着国内已成最高土石大坝——石头河水库大坝。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着一群水利人,他们秉承先祖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造着水利建设一个又一个奇迹……
“苍龙横卧斜峪关,天湖倒映太白峰”,这是人们对座落于眉县境内,太白山下斜峪关的石头河水库的赞誉之辞。登上大坝,只见整个库区碧波荡漾,群峰倒映水中,真是风景如画。由于石头河水库的水源于太白山主峰,是理想的人饮水源地。“太白积雪六月天”。由于水源来自太白山的常年积雪,所以这里水质甘甜爽口,沁人心脾。经检测,石头河水所含的矿物质如铁、锰、锌、铜均小于国家的标准值,水质达到国家地表饮用水一级标准。如此好水,使石头河水库成为了三秦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管理篇
回顾石头河“九五”发展的艰辛历程,石头河管理局干部职工不会忘记他们的“领头雁”周峰同志。
周峰,一个与水利结下不解之缘的水利人,在上大学时,他选择了水利专业,在工作后,他又担任太白县水电局长,在任太白县副县长、副书记时,他又分管水利工作。1995年,这是陕西历史上最为干旱的一年,这一年,古城西安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水荒,这是每一个见证了“缺水”滋味的西安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就在这一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作出重大决策:“一年建成石头河供水工程,把石头河水库的优质水供给西安人民。”
也就在这一年,热爱水利并对水利有专长的周峰出任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局长。上任时,正赶上石头河西安供水工程的建设初期,资金不到位,建设速度慢,设计征迁也没有完成,重重困难面前,周峰迎难而上,在管理上找突破口,终于打了一个漂亮仗!
石头河西安供水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借款,且投资巨大,有一定的风险性,这种风险应该由谁来承担,在工程指挥部这种体制下是难以解决的。到1995年4月,只建成了460米渠道,工程陷入困境之中。
面对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融资量大的实际,周峰同志与班子成员一起,从管理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工程建设首先要从管理上下功夫,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在管理上,周峰首先推行了“业主负责制”。1995年4月成立了陕西省石头河西安供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项目法人负责制下的科学化管理。项目法人对工程筹资、建设、经营管理、还本付息、保值增值的全过程负责,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理顺了关系。
其次,推行了“招标制”、“监理制”,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和质量。这一科学管理机制,当时在全省还没有先例。周峰和局管理人员边摸索,边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先后出台了“招(议)标工作办法”、“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从严筛选施工队伍,严格按计划和规范监督工程和质量,克服了“职责不分明、投资无底洞、工程马拉松、质量难保证”的弊端,形成了奖优罚劣的良性施工运行机制。西安供水工程运行至今,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事故,这充分地表明,这些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工程建设的日日夜夜,周峰既要抓全局的经营管理,又要操心工程的建设管理,两头奔波,经常是“一瓶矿泉水,一个凉馒头”就是一顿饭,即使生病打针,他都尽量把时间挤在晚上,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工作。年迈的母亲生病住院,他没有时间去照顾,爱人有病他抽不出空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他更是无暇顾及……
1996年5月30日,当西安人民终于用上了清爽甘甜的石头河水时,当鲜花和彩旗将建设者围簇之际,周峰却住进了宝鸡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和治疗。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领导班子的工作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他们善于在实践中摸索和偿试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经营机制。
他们根据管理局自身发展,适时地提出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综合管理与发展的优势。一是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通过建立股份制的办法,建成了斜峪关电站、万家塬电站、坝后电站4#机组、汤峪电站、水泥厂、电解锰厂,组建了水电工程公司、水电物资公司等一批多种经营企业和项目。二是建立了建设与经营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机制。推行筹资、建设、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行政领导责任制,较好地解决了对工期和投资的有效控制问题,创造了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样板。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制定生产、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和规范化工作标准,建立起了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改革篇
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机制、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以及干部用人机制,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在周峰的领导下,从1995年以后开始,在全局上下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的试点和创新。
在灌区改革方面,以周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制约灌区发展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症结在于收费和计费的不合理。在1995年以前,灌区实行按亩收费,不科学的收费方式同时衍生出了不科学的灌溉方式,大量的水资源被白白浪费,针对这一弊端,周峰采取了“统一领导、集体组织、农户参与、专业浇地”的新型用水管理办法,改按亩计费为按量计费,并实行了站长领导下的集体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全局的灌溉收入直线上升。2000年,管理局又狠抓灌区产权制度改革,共改制干斗渠60条,超额完成了省厅下达的25%的改制任务,并完成了霸王河、汤惠渠两灌区的兼并交接工作。也是这一年,他们全年渠首引水量1.5亿立方米,占承包指标1.35亿立方米的111%,其中农业供水斗口引水量2800万立方米,占承包指标1500万立方米的186.7%。灌区改革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在工资制度改革方面,顺利地推行了岗位工资制,打破了旧的工资制度,贡献大小,业绩好坏,做到了岗位不同,收入不同,表现优劣,收益分明,极大地激励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全局经过两次大的机构调整,逐步理顺了局同基层单位的关系,减少了非生产人员。还通过调整机关处室设置,重新明确职能分工,聘任了机关处室和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一般干部职工都实行了招聘。这些改革的顺利实施使管理局的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都朝着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用人、分配格局初步形成。
在改革的进程中,他同班子其他成员形成了新共识,认为只有“重视理论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为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近几年来,管理局年年都要根据当年的工作需要,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层干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或理论学习班,统一全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特别是去年以来,结合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三讲”教育活动,在全局党员和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了“政治、思想、作风、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四教育”活动。今年,又结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进行了学习讨论。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转移后,又在全局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我们怎么干”的大讨论,在这种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和教育下,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素质,在改革的大潮中为全局的各项改革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改革和发展的“灵魂”。在他的领导下,管理局领导班子内部形成了“职责上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步调上合,制度上分、思想上合”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对有关管理局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周峰都坚持集体研究讨论,从不搞“一言堂”。特别在选拔任用干部这一热点问题上,他和班子成员都能严格按制度办事。他从不对班子成员施压,坚持对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压担子、交任务、指路子,使他们尽快成长。近年来,全局调整选拔的20多名中层干部,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在局里的各项改革和经营中起到了中坚骨干的作用。
用周峰的话讲:“一个单位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思想认识至关重要,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更是至关全局。”
依靠篇
依靠职工,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行使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局长周峰这些年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全局干部职工的认可和欢迎。
石头河水库管理局被授予“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这一殊荣在全省水利行业他们是第一家。
在石头河,每年的职代会上,全局的经营决策,重要改革措施及重要规章制度都要交职工代表审议、通过。
在石头河,每两年一届的体育运动会上,职工们都像过节一样地欢乐和兴奋,尽情地展示着石头河人的风采!
在石头河,职工之家温馨如春,职工们在这个“家”里体会和感受着单位的温暖和组织上的关怀。
在石头河,职工们谈论着“四项机制”,他们对局里落实依靠方针所做的努力感到欣慰……
——建立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机制;
——建立以劳动竞赛为基本形式的生产激励机制;
——建立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建立以扶贫帮困基金为基本形式的送温暖机制。
在石头河,职工住房条件大为改善,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23.1平方米,比几年前的住房紧张局面如同两重天。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周峰提出了“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联结,重投入、建阵地、立支柱、促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思路,并和一班人规划设计了“六大工程”以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以此作为塑造人心、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激发职工求实敬业、自觉奉献的工作热情,推动全局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把职工队伍建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型队伍。
这“六大工程”即:一是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的“支柱工程”;二是以良好的道德规范人的“形象工程”;三是努力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人才工程”;四是脱贫致富的“小康工程”;五是营造良好环境的“平安工程”;六是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的“楷模工程”。
周峰之所以能够在石头河水库管理局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他有一句经常说的话就是最好的注解:“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党风廉政建设在管理局实行“一票否决制”,周峰带头亲身力行,模范执行,他常用“三个代表”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搞特殊。私自用车,坚持交费,下基层不接受特殊接待,并坚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他的妻子在后勤服务中心,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以局长“夫人”自居,深受单位职工好评。作为班子的领头雁,周峰十分重视搞好班子建设,他时常提醒班子成员要提高防腐拒变能力。最近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他又认真组织班子成员要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在周峰同志的影响和带动下,局班子成员能严以律己,在工作中齐心协力,团结向上,并时时处处为职工起模范表率作用。
周峰任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局长以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经过他和一班人的努力,石头河水库管理局已由单纯的防洪、灌溉,走向了今天集城市供水、水力发电、工业生产、物资经销、水产养殖、工程施工、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使全局的水利经济在全省水利系统处于领先地位。仅近年来,管理局曾40多次受到水利部、省政府、省水利厅和眉县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局领导班子被水利厅授予“好班子”称号。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夺得陕西省水利系统“爱水杯”,管理局1998年进入省、市级文明单位,2000年进入省文明单位标兵、部级文明单位。
在这些荣誉之中,周峰功不可没,由于他突出的贡献,从1995年起连续10多次被水利部、陕西省水利厅等单位授予“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水利系统优秀干部”、“全国水利系统安全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人”等称号,同时他的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进行专访报道。1999年被新华社陕西分社评选为世纪之交陕西水电系统“十大新闻人物”;2000年7月被陕西省总工会评为水利系统唯一的“关心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这些殊荣,周峰当之无愧。
成培德 徐高平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