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2001陕西农业负重前行
2001年,对陕西农业来说,种植业的多灾多难和畜牧业、果业、水产养殖业的平稳发展,构成其两大显明特点。
干旱、寒潮、大风、沙尘暴、冰雹及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交替出现,给靠天吃饭的种植业的伤口撒下一把把盐巴。据统计,陕西今年夏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304千公顷,总产仅达973.6万吨,减产115.4万吨;油料播种面积较上年也减少12.5千公顷,总产不足37.1万吨,减产1.6万吨;经济作物棉花、药材、蔬菜、杂粮、糖料、花卉和各种瓜类的种植面积虽大幅增长,但产量却并未见长。
畜牧业是今年农民收入的重点,各地畜禽品种有所增加,良种繁育步伐加快,表现为:畜禽存栏全面增长,截至9月底,全省除过牛存栏244.27万头,与去年相比持平外,其它畜禽存栏分别为生猪870.96万头、羊680万只、家禽639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4%、2.4%和2.1%;畜禽出栏、畜产品产量也较快增长,全省出栏牛38.36万头、猪608.52万头、羊203.23万只、禽3061.44万只,肉类总产达59.19万吨,奶类45.4万吨,禽蛋27.54万吨;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秦川牛、莎能奶山羊、布尔肉羊、良种猪等畜禽品种不断增加,布尔肉羊养殖规模更是居于全国前列。
去年9月,陕西省委、省政府根据陕西果业发展形势需要,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将果业作为“十五”重点发展的五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这标志着陕西果业发展进入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新阶段。今年,陕西水果生产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与去年持平,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全省完成高接换种40多万亩,其中苹果30万亩,有50亿只果品实现果实套袋;猕猴桃由于严格控制了膨大剂的使用,优果率较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陕北红枣的优果率达到85%以上;全省新上名优杂果10万亩,建成万亩梅李、万亩石榴、万亩水晶梨、万亩红提葡萄、万亩优质鲜桃基地。
为适应全省居民对水产品的需要,今年陕西各地加大了水产生产力度。截至9月底,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1万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万公顷,同比增长6.6%;水产品生产总量累计2.67万吨,增长3.0%;鱼苗产量达8.3亿尾,与上年持平;投放鱼种15080吨,增长7.1%。
虽然陕西农业在自然灾害影响下前三季度仍实现不变价农业总产值173.89亿元,现价农业总产值276.30亿元,但农业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却是不能忽视的。
农产品结构存在着“四多四少”的问题。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就水果而言,品种雷同,产期集中,部分品种过时退化,分级包装保鲜等产后处理水平较低。
农产品加工滞后,距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尚有很大距离。供给主要是以初级形态出现在市场上,加工增值的比例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国家对农业问题越来越重视,陕西省亦出台了扶持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有关业内人士指出:陕西农业抵御开放冲击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我调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适应市场规则的农业管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把市场大开放带来的风险,化解到最低。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