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7日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说实话与说谎话

□文/吴克敬

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的那档“实话实说”专栏,有多少实话实说的成分,实在让人怀疑。这种怀疑并不是怀疑他没有说实话,而是所选说的实话,太庸常太肤皮,节目中又笑又闹,当然也有眼泪,仿佛一场一场的幽默剧。即便如此,已经让人很觉满足,很觉欣慰了,收视率一直不错。为此可以断定,国人是太想听实话了,尤其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话。

那年在长江洪灾中苦苦抗争的监利县人民,两年之后,到2000年龙抬头的日子,听到了一位乡党委书记为他们说的实话。这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经济学硕士乡长,含泪向国务院领导写信反映: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这位高学位的年轻乡长叫李昌平,相信他在给国务院领导写信前,是作过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他肯定也作了最坏的准备——审查、撤职。为了说实话,他豁出去了。从七个方面历数了他们那里的实情:田亩负担200元/亩,人头负担100~400元/人不等。两项相加350元/人亩左右。一家五口种8亩地,全年经济负担2500~3000元/人(不含防讯抗灾,水利等劳动负担)。农民种地亩产1000斤谷子(0.4元/斤),仅仅只能保本(不算劳动成本)。80%的农民亏本……我下乡,碰到老人拉住我的手痛苦流泪盼早死,小孩跪在我面前要上学……全乡18000劳力,有15000劳力外出打工。全乡弃水弃田水面35000亩,占全乡总面积的65%。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保护农民积极性的政策,很难落到实处。近年来,没有对农民发放过贷款,没有按保护价收过定购粮,相反,国家收粮还要农民出钱作仓容。国家不收粮,农民自己消化还要罚款,甚至还要没收。农民负担年年喊减,个别地方却有增无减。

所幸李昌平的实话没有白说。国务院领导两次批示,农业部还派员暗访,证实他的确是实话实说,便迅即对监利县那些问题进行了纠正。然而,事过数月,说实话的李昌平却不得不辞职打工去了。听听他辞职打工的原因吧:“我伤害了监利县很多人的利益,如继续留下来,对工作不利。我走,矛盾也带走了,有利于地方工作。”但让人听着,总感到一种“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的无奈。

与李昌平命运相反,说实话者走人,说谎话者走红。解放几十年,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牧惠先生在他一篇《拒绝说谎》的文章中,列举了一位很会说谎的人,从1949年开始说谎,起先曾受到惩戒,他自己也完全认罪。可他说谎的本性未改,从1952年以后,谎话不断,越说越有水平,“创造”了玉米亩产1200斤和1500斤的“全国纪录”,他因此也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特别是在大跃进年代,他的谎话说得更是越来越大,而他的荣誉也越来越多,官位也越来越大。

其实,何止这位说谎劳模一人?在当年有多少说谎者变成了英雄。发展到今天,似乎已成为许多飞黄腾达者的终南捷径,而以说谎赢得荣誉,赢得晋升,大家对此也心照不宣,见惯不怪了。当然,批评的声音也还有,但那份温和象是饥渴之人捧着一碗凉开水。所谓“数字干部”是当代说谎者较较为集中的一群人,《中国青年报》披露河南省安阳市的“千村千万工程”该是其中一个典型了,“千村创千万(年产值),乡乡超亿元,增速四十五(年增长率为45%),六年翻三番”的“政绩”,够鼓舞人了吧!但那都是吹牛说谎编出来,实际的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安阳市不可能有那样的增长速度,也不会有那样的效益,倒是年终全市乡镇5.7亿元的财政赤字,睁着发红的眼睛摆在那儿,让人感到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奈。

说谎话走红,说实话走人,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见我们的现实社会还有其发芽生根的土壤,那就是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所说:“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在考核干部政绩时,重经济增长数字,轻经济运作质量,导致干部整天在数字上做文章。”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改变考核干部的方法,再是让群众参与进来,决定干部的任用,即就是一个有说谎瘾的人也会有所收敛,何况本来不说谎话,只说实话的人,群众是欢迎他们的,群众自有办法留下他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