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28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担强县富民大任 创“二次飞跃”佳绩 热血铸伟业 丹心写华章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担强县富民大任 创“二次飞跃”佳绩

——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发展纪实

延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北部,它是国家级的贫困县。陕北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延川县却处在被专家“判了死刑”的贫油区。为了脱贫致富,改变延川县经济面貌,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不畏艰难,拼搏奉献,硬是从这块贫瘠的土地下“抠油”,2000年一举“抠出”石油产量突破5万吨的大关,上缴税金1700万元,支撑了县财政的半壁江山,2001年,在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再接再厉,以“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思路圆满按时完成了全年各项生产任务和经济指标,并使石油产量再次突破6.6万吨大关,为延川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这辉煌的业绩受到了各方的赞誉,同时,也记录下了跋涉者艰辛的足迹。

1996年,这是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从最初的一部旧钻机,8、9个人和十来杆“枪”起步、发展,创下生产原油近两万吨,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因为这个辉煌的业绩,行内人士们预言:在延川这个低压的油区,这是封顶之作,是绝唱。也正是在这一年,刘抗美上任担起了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重任。刘抗美,19岁入党并担任西沟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在那个到处都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的年代,他引进“新品种”土豆,让农民大面积种植,并喜获大丰收,使全村人告别了饥饿,他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刘大胆”。后来他“弃官”当过教师,进县城建局当过干事、股长兼任局机关文书,再后来,他又被知人善任的原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伯乐”——李来存同志相中,出任了石油开发总公司办公室主任。他天生聪颖、善学、性格坚强,因此,他不仅很快“入道”,而且很快成为了一名难得的石油人才和干将……眼前,当这总经理的大任又落在了他的肩上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当个守庙和尚,第二条,上规模,加大产出效益。无疑,一条是死路,一条是活路。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抗美召开大会,平静如水般的说:我们公司从无到有,现年产原油近两万吨,是第一次飞跃,“九五”期间我们要实现第二次飞跃,我做出三项承诺,期末年生产原油5万吨,解决100户职工住房,职工工资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刘抗美选择了活路,但他又把自己逼上了“绝境”。

于是,为了这个承诺,刘抗美在平静的运作中运筹帷幄,拉开了改革的帷幕。

锐意改革 强化管理

改革是一种理念,改革是向传统宣战和决裂,因此改革既要有勇气、智慧,也要勇敢。曾经梦寐以求,差一点披上军装,去冲锋陷阵,将来要做将军的刘抗美,从小就很勇敢。因此,上任后,核测参照95年钻井米进尺,吨油成本基数,打死综合成本,他首先推行了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凡出现超支、重罚指挥部领导,按比例扣罚工人工资;成本节约部分,全部纳入奖励基金给职工,撤销压裂公司、拓家川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拍卖已经亏损的横山油田,将保卫科和供应科迁到生产一线,撤并后的分公司管理人员全部下放到生产一线上,清理借款48万元,追回外流物资11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从办公室赶往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被激怒了,瞬时,出现了闹、吓、告状的高潮,公司沸沸扬扬。但这都被“铁腕”经理刘抗美一一化干戈为玉帛。

随后,在管理工作中,为堵死物资采购中的漏洞,刘抗美委托主管采供的副总经理和供应科干部考察市场、考察供应商资质,然后由县纪检委、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汇同考察组进行“定点比价,公开招标”,公司本着“同等质量看价格,同等价格看服务”的标准,确定供货单位。“定点比价,公司招标”,砸烂了原材料采购的暗箱操作,仅2000年,比1999年材料选购节约了124万元,平均单价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利润上缴财政增加了850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佳的效益,这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也是刘抗美一直的追求和期望,因此他经常亲自到现场和工人们一起生产,对消耗的成本进行测算,帮助工人压缩成本,不断完善管理办法。2000年,公司吨油成本降低25元,钻井米进尺成本降低69元;财务费用节约支出89.5万元,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光阴荏苒,星转斗移。弹指一挥间,五个春秋如逝,到2000年底,石油开发总公司年产原油5.4万吨,修建家属楼1.1万平方米,150套,职工工资翻了一番,刘抗美用行动和业绩兑现了他当年的承诺。

科技兴油 加快发展

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浅油层、低渗透的自然资源状况,给其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在此情况下,自学成才并取得地质工程师职称的总经理刘抗美,深知科技兴油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率领下,2001年公司加快勘探步伐,把“加快勘探,扩大规模,挖潜增效,厉行节约,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勘探效率”作为指导思想,并坚持“勘探先行,择优开发”的原则,年初,成立了勘探指挥部,并高薪聘请了四位高级地质工程师,组建了一支人员精干、业务技术过硬的勘探队伍,对延川县境内油区的外围,及其相邻油区等地展开了全方位的地质调查,他们跑遍了山山水水,沟沟塌塌,详细了解了油气显示情况及周边布井情况,先后收集了许多地质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对比论证,编制了《延川县石油资源初步分析及勘探开发建设》、编写了《公司石油开发建议》专题报告。在具体工作中,公司加大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增产,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专项资金,购买了先进的油井综合诊断设备,应用科学技术和仪器对部分低产井、不出油的井、液面及泵筒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检测,并改进传统工艺,启动实施注水工程,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层驱油能力。公司引用了微生物采油和加注PS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新技术,千方百计使油井利用率提高到了90%以上;公司大胆尝试改进压裂新工艺,执行“长半径、高缝宽、保封口”的九字方针,引进千型机组压裂,并在压裂质量上狠下功夫,使压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单井初产从200多公斤达到0.5—0.6吨左右,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费用和压裂事故的发生。

同时,公司在工作中始终把质量和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认真做到重奖重罚,奖罚分明。

2001年,公司科技兴油取得了重大收获,全年共钻勘探井47口,进尺18570米,平均井深395米,勘探成功率70.21%,控制储量面积1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48.17万吨,可采储量17万吨。特别是鲍家河区域储量的探明,对公司年生产任务的完成起到了极为有力的保证作用。

关爱职工 倾注深情

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公司总经理刘抗美时刻都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他关心职工生活,经常深入到一线工地或职工家中访贫问苦,为职工办实事。公司党总支书记刘柏峰和工会主席贺志安等其它领导同志,既善于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做职工的贴心人,他们通过详细考察,有声有色地开展了领导干部和困难职工“结对子”等许多活动,从而使全公司职工人人思想稳定,工作干劲十足。

2001年公司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投入,为生产一线职工新建了办公、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楼,极大地改变了职工的生活条件。总公司班子成员在千方百计关心职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将职工的利益落到实处,公司每年定期召开一次职代会,将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住房分配、工资奖金分配等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交职代会讨论,充分让职工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公司积极推行厂务、政务公开,以工会牵头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将“十方面”内容公布于众,在收入上,通过职工大胆参与工资、奖金分配问题讨论,使岗位技能工资倾斜于技术层、管理层和苦、脏、累、险的工作岗位,2001年压裂大队、井下大队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分别达到2000元和1600元以上,远远高于经理级领导工资。在中层以上干部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公司每年都要两次对政绩考核,并实行民主测评,对于不称职的,坚决予以处理,决不姑息手软。

多年来,公司加强民主管理,关心职工生活,也促进和带动了企业“双文明”建设的发展。如今,公司企业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公司上班有统一的服饰和标志,并天天做早操、唱矿歌,在重大节日公司有文艺活动和演出,公司的秧歌队,多次到市、县及公司生产区慰问演出并获奖,公司多次参加“五一”、“七一”、“十一”庆祝活动、比赛演出并获奖,公司还与县文联创办了《延川文艺》,自办了《石油通讯》,公司有业余文艺文体队,也有业余文艺创作班子。

拼搏奉献 创造辉煌

世纪之交,千年轮回,200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这一年,中国加入了WTO,这一年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在县委、县政府和延长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关怀下,刘抗美和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拼搏奉献,带领职工在上半年欠产严重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了“双百日产能建设大会战”,声势浩大的劳动生产竞赛活动,使石油生产记录月月破关,最终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实现了企业发展的二次飞跃后又一个佳绩。

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延川县石油开发总公司是延川县财政收入支柱企业和第一税利大户。它已载誉满堂,1994年晋升为中型工交企业,两次被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连续十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奖,1999年跨入市级“明星企业”行列,2001年被授予“陕西百杰”企业荣誉。

如今,这个载誉满堂的企业正蓄势待发,进行“第三次腾飞”,可望石油生产突破10万吨大关。我们祝愿它未来发展,一帆风顺,业绩更加辉煌!

高延平 赵一扶 刘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