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铁分局
把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相融合相渗透
“我靠铁路生存,铁路靠我发展”已成为职工的共识
本报讯 如何运用最有效的形式凝聚人心,稳定职工队伍,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西铁分局审时度势,提出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全局两个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路。
西铁分局拥有8万多名职工,管辖着1400多公里运营路线,60%以上的线路分布在坡度大、隧道多、曲线半径小、堪称为世界之最的“两宝”山区,5万多名职工又长年战斗在偏僻荒凉、工作生活条件极为单调的秦巴山区和渭北高原,文化活动就更谈不上了。因此职工下班后无事就生非,打架斗殴、甚至吸毒、赌博,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面对现实,西铁分局一班人认为,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陶冶情操、凝聚人心,使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建设相融合、相渗透。为此,分局把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和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成立了分局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建立了分局、站段、车间三级文化工作队伍网络。创办了《西安铁道报》、《五彩石》文艺季刊和西铁有线电视台,拉开了宝天、宝成、渭北高原等大规模的文化线建设战役。
为了彻底解决“两宝”山区职工收看不到电视问题,分局领导亲自带队,与技术人员肩扛设备,背着干粮,钻山沟,爬峡谷、找山峰,确定了一个个电视插转点。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宝成、宝天、咸铜、西韩、梅七、西宝、西孟七条文化线,建立卫星地面站82座,电视覆盖率达100%。还为沿线基层车间、班组增添组合音响、收录机、卡拉OK机、台球、乐器等大量文体设备。在各文化线建成168个段级,617个车间级文化活动室。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全分局已有1600多个职工读书小组,参与者达59000多人。
企业文化的不断熏陶,使许多职工文化艺术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西铁分局业余文工团、话剧团、歌舞团、京剧团、军乐团、文学艺术创作团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分局每两年一届的职工艺术节,成为展示广大职工才能的艺术殿堂。
企业文化的渗透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了无穷的精神动力,“我靠铁路生存,铁路靠我发展”已成为职工的共识,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投身于分局安全文明生产和铁路营销的主战场中去,使分局连续13年荣获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连续6年保持“全国优秀政工企业”称号。截至目前,分局安全生产超过2000天,创建局以来最好的成绩。2001年,四大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柳江河
通讯员 熊东升 李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