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
(小说) □文/武国安
老孟在报社干了十七、八、年,编稿无数,读者却不买帐,说不是领导讲话就是会议报道,乏味得很,若非单位按红头文件订报,我们才懒得翻呢!
老孟不去理会,多年来稿子不都这么发嘛,群众骂归骂,还是要看的,不看咋知道登的是讲话呢?
搞发行的急了,说发行愈来愈难了,基层单位都拥有了自主权,行政命令不顶事了。能保持现在的订量,完全凭老关系,可这老关系又能维持几天呢?
报社研究后决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吧!老孟是老同志,觉悟高,就算改,也不会犯啥错误,就从老孟的版改起吧。
老孟犯难了,他是报社最本分的人了,十几年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让他迈出这“扎眼”的一步,如何是好呢?
老孟将苦恼说给儿女们。
女儿认为,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就登些爱情题材的,儿子补充得更具体,人们最爱看婚外恋了,火车上人人手里捧的都是这种内容的小报。在家人七嘴八舌的策划下,老孟封闭的心扉涌进来一缕阳光。
第二天老孟将栏目的设置方案递了上去。大家一看惊诧不已。这是老孟吗?只见方案写道:本版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广大读者,隆重推出情感专线——火辣辣。破天荒的是,老孟还将使用多年的笔名改了,换成非常亲昵的名字:主持人——梦见旎。
大家笑作一团,老孟不笑,他按照自己的设想精心打造“热线”。
老孟杜撰了他的第一篇“火辣辣”,说的是文革期间一位知识分子,因不堪忍受屈辱的折磨,偷渡出境来到异国他乡,在一次海难中意外地救起一位少女,不曾想这位少女竟是国王的女儿,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位青年一步登天,成了王室成员。
稿子发出后引起极大轰动,沉寂已久的报社热闹非凡,十几部电话铃声不断,许多读者纷纷询问:那名青年是谁?
老孟一时傻眼了。
就在老孟心急如焚,一筹莫展时,一封海外发来的电子信件抚平了老孟慌乱的心。
信中写道:“敬爱的梦先生,不知您是如何知道我的经历的,自从我只身一人漂泊海外,几十年不曾跟国内任何人联系过……”来信人将自己离奇的经历生动地叙说了一遍,末端还盖上了该国王室的印鉴。
看过“火辣辣”的人都深受感动,一位女士要将压抑在自己心中多年的秘密向老孟一吐为快,地点选在报社对面的“亲亲大酒店”,老孟先去酒店调查一番,了解到每杯咖啡60元的价格后,将钱揣好,胡子刮过,衣服穿净,欣然赴约了。
这位女人凄楚的爱情故事又让老孟着实火了一把。
渐渐的,找老孟倾诉的人多了,约老孟写稿的报刊多了,老孟和他的“火辣辣”都成了知名品牌。老孟现在一篇稿子的收入也是三四位数说话,至于企业想在老孟的笔端闪现一下那更非易事了。
成功后的老孟仍感到美中不足。
自己是靠“火辣辣”红火起来的,可究竟什么是火辣辣呢?想想自己平淡的爱情,老孟觉得索然无味。他决定尝试一下。
经朋友介绍,老孟来到一家叫“阳光地带”的歌舞厅,缠绵的音乐,明灭的灯光,婆娑的人影,轻歌曼舞中搂着小姐的老孟不由得一阵激动……
老孟就这样栽了,据说裤子还没提起就被警察逮了个正着,如今在家反省。
静下来老孟也纳闷,自己咋就火辣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