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14日
综合新闻
02

车过昆仑山

7月24日,由和指挥长安排,我随铁一局指挥部的车上山采访。

汽车从格尔木市黄河中路的指挥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南前进。刚走一会儿,司机小宋突然说:前面就是昆仑山。我一抬头,果然,视线的远处横亘着一列大山,这就是我景仰已久的昆仑山。

在我不多的知识储备中,昆仑山是一座仙山。读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昆仑山是道家修行的道山,神话传说里头许多腾云驾雾的真人道士都来自昆仑山,连武侠小说家金庸也把昆仑山作为他小说创作的重要背景。昆仑山最有名的是《穆天子传》中记载的周穆王驾八骏马游昆仑山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因此,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多有吟诵昆仑山和瑶池的诗句。然而,我的记忆力太差,回忆了半天,才记起了现代伟人毛泽东《登岷山远望》中的一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因为我过去并没有到过昆仑山,对这诗句的

理解并不真切。

车子继续前行,至山脚下,一片房舍,彩旗飘飘,小宋告诉我,到了南山口铺架基地,这里也是山上生活用品的供应基地。前一段时间青藏铁路新线的铺轨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热闹的余音至今犹在。车子拐了几道弯,进山了。

眼前的山峦忽高忽低,公路随着山势蜿蜒,汽车好像在跳舞。这一带的山上,多的是嶙峋的怪石,树是一棵没有,草也极少,不见飞禽,也不见走兽。我们隐约感到走进了生命的禁区。窗外的景色,除了石头,还是石头,让人顿生困意。

约莫过了三四个小时,我突然一阵胸闷。小宋说,不要紧,这是轻微的高山反应,第一次上山的人都有这种现象,一会儿就适应了。汽车还在往上爬。在格尔木,海拔是2800多米,这里已经快4700多米了,气温骤变,从窗外刮进来的风冷飕飕的,冬夏两季一山间,气压也降低了。我们已经到了昆仑山的腹地。在这里,我们试图真正认识昆仑山。

昆仑山不只是一座山,她是一组庞大的山系。从地图上看,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横亘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内,东西长有2500公里,分为东、西昆仑山。东昆仑山分为三支横贯青海省,青海高原的山脉大部分属于昆仑山系。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昆仑山在青海省的一小部分,只能算一般意义上的昆仑山,眼前的景致并不是毛公诗句中“横空出世”的昆仑山。这正是“不识昆仑真面目,只缘身在昆仑山。”

汽车还在奔跑,我们看到了远处白皑皑的山峰,那是昆仑雪,雪线离我们有多远,车上同行的人谁也说不清楚。不过,车上有人说:“人赶山,赶到天黑不见山”。这话也许有一些道理。

青藏公路的险关是昆仑山口,海拔是4772米,从这里看雪山,景色不同一般。再往出走,高山草原的野花正在开放,人们的心境也开阔了许多。我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正值夜半,头顶上灯光点点,司机风趣地说:“上面在打昆仑山隧道,人给神仙修路哩!” 本报记者 严天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