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综合新闻 我国就业形势面临三个深层次矛盾 北方检测公司 在规划路上盖起楼房 挑战极限者 编后 图片新闻 钳工李智峰的大实话 让理想靠岸

当前版: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综合新闻
02

我国就业形势面临三个深层次矛盾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指出,协调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将形成对就业政策的严峻考验,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就业形势将面临三个新的深层次矛盾。

一是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

“十五”发展过程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过程,在此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相当于“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87%和35.7%。

二是经济增长、税收增加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从改革的角度看,由于资本仍是国民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仍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国企以至私人资本、外资的资本效率正在受到更多强调。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资本运营”、“减员增效”、“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债转股”以及“推进多元化股权结构的调整”等措施中可以明显看出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重视。因此,经济增长、税收增加与扩大就业之间的不均衡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应采取有效措施,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使经济发展、税收增加与扩大就业相协调。

三是国际化对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

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就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进程中,一个趋势是,在世界范围内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扩张速度,就业岗位正在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另一个趋势是,发达国家在争取占据更有利分工领域、从高科技产业中获取更多国际比较利益的同时正在丧失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包括制造业,向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转移已成明显趋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