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5日
头版
01

完善老“阵地” 创建新“基地”

西安市灞桥区民间文学创作出现繁荣景象

本报讯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后,西安市灞桥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民间文学创作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先后有多名业余作者的中、长篇小说出版发行,并在省、市获奖。

灞桥区有悠久的文学创作历史和深厚的文学文化积淀。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多年以来,他们坚持编辑出版陈忠实题名的文学期刊杂志《灞柳文学》,不断完善鼓励业余作者创作投稿,拓宽办刊思路,提高杂志质量,为文学爱好者开辟提供用武阵地。每年全区业余作者分别在《灞柳文学》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体裁的文学作品达200多篇。

在巩固完善《灞柳文学》阵地的同时,他们又投资在白鹿原脚下的郭李村,新创建了灞桥区文学创作基地,定期组织召集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进行座谈交流创作体会,活跃了全区民间文学作者的创作。今年以来,先后有10多位业余作者的作品出版问世,其中,郭义民的散文集《茫茫世,茫茫人》,白来勤的小说集《紫金城里呀呼嘿》,分别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思强的诗集《彼岸挥手的孩子》获得第八届西安文学奖,韩怀仁的小说集《朝霞红晚霞红》获得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文华奖”,韩怀仁的中篇小说《藤缠树》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即将开播,王韶之的中篇小说《晚钟》也在近期将完稿交付出版社。

(刘鸣仓 王生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