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红天下 芬芳满旬中
——记发展中的旬阳中学
旬阳中学位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山水相依,状若太极的“太极城”中,占地面积22900平方米,属陕西省重点中学。校园布局井然有序,楼群设计错落有致,通道相连,林荫覆盖,花草葳蕤,赏心悦目。
许是人灵地杰的原因吧。旬中自创办以来,数以千计的萃萃学子从这里走出秦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994年以来,学校高考升学率一步一个台阶,步步攀升,特别是1999年、2000年、2001年高考达省线人数分别是107人、129人和137人,连续三年名列安康市十县区重点中学之首,大学升学率为72.4%,包括专科在内的升学率为94.7%,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成绩优异者先后被清华、北大、人大等名牌大学录取。2002年高考,二本线以上共200人,超额25%完成任务,较2001年增长46%,重点达线人较2001年增长31%。再次名列十县重点中学第一名。学校成绩突出,被省教工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连续8年被安康市委、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博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专为将来”,为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发挥学校隐性课程育人功能,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各方筹备资金,三年来学校共投资700多万元,加强硬件建设。在具体实施中,面对时间短、任务重、资金不足等困难,全体教职工几乎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不计报酬多少,经过不懈地努力,顺利地完成了九大工程。学校现设有教研楼、图书实验楼、电化办公楼、男女生公寓楼、科教楼、语音室、微机室、阶梯教室等其它专业教室。学校藏书极多,各种报刊杂志应有尽有。有25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双向控制校园网系统,多媒体教室,标本陈列室,课体制作室等标准化办学设施一应俱全。
旬中在抓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他们首先抓领导班子的建设,塑造教师形象,拟定了“领导班子以身作则,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工作方针,坚持行政例会制度,并充分发挥职代会监督作用,从而形成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的可喜局面。其次在认真搞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塑造教师形象过程中,主要抓了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教职工要“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全校上下形成了讲敬业、讲奉献、讲协作、讲团结的良好风气,全体职工默默无闻地工作,大部分同志在任务重、困难大的情况下,无怨无悔,不讲条件,塑造出平凡而高大的形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策略,制订了《学校德育工作长远规划》,形成了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年级组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利用集会、班会、家长会、板报、专栏、名人名言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旬中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勇于开拓创新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对毕业班自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是高考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研究部署,检查落实。二是全体教师讲奉献、讲团结、讲实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充分认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自欺欺人,不抱侥幸心理,不做表面文章。三是抓学习、抓管理、抓落实、抓信息。四是坚持五个实干精神,搞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非毕业班工作上重点抓了目标任务的分解工作,任务到班、责任到人,在改革教法、指导学法上下功夫。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旬中始终坚持“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以教研为先导,制定了扎实、有序、高效的素质教育机制。在教师中形成了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善于研究、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在学生中形成了“文明守纪、勤奋上进、学以致用和谐发展的学习风气。
展望未来,旬中不陶醉于已取得的辉煌成就,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创造一流的育人环境,争取一流的教学质量,用5年的时间把学校建成省级示范高中。
如果说旬阳是块人文历史渊源的“太极图”,而旬阳中学则是这方厚土上生长出来的参天大树。 唐登林 张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