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老区经济的腾飞
——黄龙县交通局工作纪实
地处陕北高原的革命老区黄龙县,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很差,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来,黄龙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狠抓公路建设,不仅大大缓解了交通事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而且为全县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黄龙县交通局就是这项艰巨任务的执行和实施者。他们在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市交通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根据本县交通发展的实际,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全县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昔日比较封闭的山区生产的各种土特产,如今通过条条大路走南闯北,源源不断地运销全国各地。交通的“瓶颈”制约正在逐渐成为历史。
说起黄龙县交通事业大发展,关键在于他们有一位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实干家——李忠贤局长。1980年2月,李忠贤从西安公路学院公路工程系毕业,随后回到交通状况极差的黄龙县工作,巨大的反差让他觉得肩上担子的沉重,同时使他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既然老区这么需要我,我就应当义无返顾地投入它的怀抱,为之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1987年,李忠贤出任黄龙县交通局副局长,10年之后又以业绩突出晋升为交通局长。20多年来,他忠心耿耿,无怨无悔,执着地延伸着他的事业,造福于当地群众。
在外人的眼里,县交通局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远非如此。黄龙县交通局既要负责本县境内的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和交通运输管理,又要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包村抓点等许多任务。1997年~1999年,黄龙县交通局积极配合省公路局,完成了渭清路本县境内的征地拆迁和路面铺设工程。2000年~2001年,他们又配合省局完成了韩洛路县城至大岭段22公里油路铺设工程,以及韩洛路二期改建工程的征地、拆迁协调和路基工程。1998年适逢历史上发生在黄龙北部的“瓦子街战役”50周年,当地政府决定对其旧址所在地陵园路进行改造。黄龙县交通局领命后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实施,以最好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项艰巨的政治任务,确保了庆典的如期举行。除了参与省道的建设、维修、养护,他们大力建设县内公路体系,并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截止目前,黄龙县10个乡镇中有7个已经实现了油路通车,还有一个即将通车,2004年可望实现全县乡乡通油路的基本目标。在未来几年中,黄龙县交通局将积极配合省市交通部门筹备黄龙——澄城韩洛路,洛川—黄龙段二级公路,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从而打开黄龙通往关中的南大门。
黄龙县交通局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领导班子,他们认真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乔占山为榜样,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全体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全局上下形成了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黄龙县交通局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强化工程管理。他们首先对所有工程项目全部进行公开招标,并请城建、计划、监察、质检等部门积极参与,择优选用施工单位。他们严格管理工程建设资金,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并按照施工进度分期拨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黄龙县交通局合理安排施工,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理工作,随时消灭质量隐患。黄龙县经济尚不发达,筹集资金很不容易,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多修路、修好路,他们强化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重点环节管理,实行合同监督、计量支付、完工决算以及质量追究制度。同时,他们还加强监督审计工作,严堵工程建设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黄龙县交通局卓越的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奖励,也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1997年,他们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三通”先进单位,1998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出色完成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2001年,李忠贤局长被授予“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在鲜花和掌声中,黄龙县交通局的全体干部职工没有自满,没有松劲,他们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开拓革命老区交通事业的美好明天。 (秦人 雷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