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一个百万富翁的三次情感经历 古龙和金庸你嫁哪一个 幸福一直跟着你 背叛 感谢夏季 长风破浪会有时 劝爱人吃红薯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02

长风破浪会有时

——记前进中的佳县烟叶公司

地处黄河之滨的陕北佳县,是传唱大江南北的革命赞歌《东方红》的故乡。1947年,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曾两赴佳县,登上道教圣地白云山,赏古迹,揽名胜,尽领北国风光,留下了一代伟人同四方百姓共度重阳节的千古佳话。佳县人民勤劳聪慧,质朴淳厚,尽管身处贫脊的自然环境,但他们依然用辛勤和汗水浇铸美好的家园,构筑幸福的未来生活。

佳县烟叶公司成立于1991年,隶属县烤烟办,担负着全县烟叶种植技术指导、收购调拨等工作任务。公司现有干部职工6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3人,政工师8人,助理农艺师9人,经济师2人,统计师1人,大专以上学历18人,这是一支年富力强的职工队伍。身兼县烤烟办主任和公司经理的姚锦飞,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常年从事烟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烟草种植技术和销售经验,96年任职以来,他带领公司员工经常奔忙于烤烟种植基地,检查烤烟生产,并及时向烟农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1999年,在榆林市烤烟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5种烤烟新品种在方塌镇进行了小面积示范种植。结果四个新品种综合指标明显优于全县烤烟主栽品种,为广大烟农更新种植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姚锦飞为首的领导班子还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在烟叶收购工作中做到“四公开”,即收购程序公开,等级质量标准公开,实物样品公开,价格结算公开,并聘请相关人员进驻烟站监督烟叶收购工作。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的实施,密切了烟农与公司的关系,为公司收购优质烟叶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烟叶市场大环境持续疲软,国家对烟叶生产实行严格控制。在严峻形势的挑战下,一些烟叶公司在市场中消声匿迹,但佳县烟叶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没有退缩,他们统一认识,遵循“计划种植,主攻质量”的指导思想,在公司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人人身上压担子,大大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一时间,公司上下形成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誓与企业同兴衰共荣辱的良好氛围。他们上联厂家,下伸基地。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在不利的境况下,全县200公顷的种植面积年平均产烟叶1.5万担,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年创税利160万元。

佳县烟叶公司,一个政府未投资分文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资产已由原来的30万元递增到200多万元,累计上交创税1200万元,成为佳县唯一的税利大户,全省烟叶系统不亏损户之一,公司年年受到省地表彰奖励,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烟叶生产收购三级达标县”,被榆林市政府评为“百强企业”“先进集体”“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姚锦飞也连续六次受到省、市表彰奖励,并获“陕西省优秀青年实业家”称号。

几多风雨,几度春秋,几多奉献,几多收获,姚锦飞和佳县烟叶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成绩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肯定和赞许。为此,他们倍感欣慰,但他们并不满足现有的业绩,千年的黄河,千年的流淌,姚锦飞告诉记者,荣誉只是个加油站,一个新的起飞点,佳县烟叶人还将在他们热爱的事业中,继续不辍耕耘…… (宋一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