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球当自省
——寄语中国乒乓球队
□文/张代宽
釜山亚运会群雄逐鹿,作为一名乒乓球爱好者,乒乓球比赛的七个项目每场必看。赛前,我和亿万国球迷都认为至少5块金牌胜券在握,特别对男团、女团、女单、男双、男单期望值很高,女双和混双都有摘金夺银的可能。赛场瞬息万变,最保险的一块金牌——女团令人不可置信地花落朝鲜,其后男双、女双、混双都没有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好在中国男团的五虎将——王励勤、孔令辉、马林、刘国正、王皓不负众望,力挽狂澜,捍卫了国球的尊严。世界排名第一的王励勤过关斩将,勇立潮头,世界排名第二的北京姑娘张怡宁手捧鲜花站在女单的领奖台上,给了国球迷们一点后劲和欣慰。
近十年来,国球在蔡教头的统领下,南征北战,不管是“世界杯”、“世锦赛”还是奥运会,国球战绩不俗,威振全球,几乎形成独霸乒坛的格局。大江大海畅行无阻,阴沟小河意外翻船。釜山亚运无可辩驳的现实给中国乒乓球队浇了一盆冷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对付中国乒乓球,国际乒联每每采取的改革措施都是针对中国,小球改大球、11分赛制、无遮挡发球等。欧洲的波尔、施拉格、塞弗、盖亭、萨姆索洛夫、瓦尔德内尔、鲍罗斯、斯蒂夫,亚洲的蒋澎龙、庄志渊、吴尚垠、柳承敏、金泽珠、张钰、柳智慧、金英姬、李佳薇等都不可等闲视之。
亚运鏖兵,不以胜败论英雄,国球有得有失,在此不作评论。但最要记取的是头脑清醒,“狼来了”不能成为口号,要变成吸取教训的现实。国际乒坛风云变幻,我们对国球的研究也要在应“变”上下功夫,力争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打一次漂亮的“卫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