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29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一种声音 月亮地 一双白球鞋 倒着看 图片新闻 牛蒡情人 弟弟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牛蒡情人

(小说) □文/洪玲

没有人知道我与超子分手,只为了一个简单到几乎无法提及的原因:牛蒡。

第一次同超子一起吃饭,在学校对过的餐厅,超子要的最后一个菜是“牛蒡炒肉”,说:“你吃肉,我吃牛蒡”,我笑笑没在意,然后,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每次一同吃饭,超子都无一例外地点这道菜。

在恋爱中,像我们这样刚刚过了20岁的年纪,诸如吃饭之类的事原来占据不了感情的空间或精力,只是牛蒡这种东西,我实实在在地不爱吃,除了有蔬菜的名份,完完全全类似于朽木头疙痞的味道;吃过后口中很长时间都留有异味,很令人讨厌的。

起初是轻描淡写地说,时间长了,却难免认了真,而超子每次总是笑笑作答,却照样我行我素。以后每次在一起,到了吃饭时间,我心里的感觉就暗了起来,最后的一次,在他对服务生说“牛蒡”两个字后,我忍无可忍地站起来大叫:“超子,即便是你真的喜欢,至少也该顾及一下我的感受吧!”话音未落,我便摔门冲了出去。

超子没有追我,甚至没有任何的一句解释和抱歉。之后,每天两人踩着同一道楼阶在同一时间走上去,然后一左一右拐向同一楼层的两个方向。那个男孩固执的个性,即便是在爱情上也丝毫不减。

对所有的询问,我都保持沉默,怎么说我和他也是别人眼中的一对金童玉女,可从相爱到分开,不过半年多的时间,不再是恋人了,

三个月后超子毕业离校,我听他一个室友说他已应聘去了本城一家外企。

我为他如此薄情而伤心而生怨,也更加恨那种叫牛蒡的东西,怎能让我置信,竟是它,结束了我的初恋。

再开学的时候,寝室的桌上平平地放了一封写了我名字的信,超子那大而圆的字迹,让我怦然地心动。

他写道:

玲子,让我讲个故事给你听。

那是在1990年6月末吧,不会错的,当时的很多报刊报道过。但是我们不会记得了。因为小。你知道我的家乡,江苏省的那个县,是著名的牛蒡之乡。那儿的农民许多年来以种植牛蒡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那时候没有什么蔬菜可以储存到冬天,除了牛蒡。那一年的牛蒡收购,却因为种植太多而导致价格由往年7元钱一斤跌到3分钱一斤。那天下午在放学途中的一个路口,一个中年的农民把整整一平板车牛蒡一捆一捆地抛洒在街心……后来他蹲下来,抱着头呜呜地哭了。我站在他的身旁,看到那浑浊的泪滑过他黝黑的、遍布皱纹的脸……那是我父亲。

以后,在冬天慢慢地也有各种蔬菜上市,城市里很少有人再吃牛蒡,而我的家乡,农民仍然年复一年地种植牛蒡,种植他们日渐渺茫的希望。10年过去,我怎么都无法忘记父亲那张沧桑的脸和那些绝望的泪。

一颗泪落下来,在薄薄的纸上湿了一个小小的圆点又慢慢扩散。超子说:“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是因为如果我讲了,你也必定为此接受牛蒡,而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委屈了你自己。爱情是容不得一点点委屈的,尤其是在最初的时光里,原谅我吧,玲子,除了你,我又会爱谁呢?”在初次同超子一起吃饭的餐厅,我为自己要了一份牛蒡外加一份茉莉花茶。那土黄色的圆圆的茎,入口时有一种淡淡的朽木味,慢慢地嚼,竟有一丝清爽的甘甜。吃完后,喝杯浓浓的茉莉花菜,先是觉得格外的苦,之后便是一种泌人的香。

逐字逐字记起超子不经意的话,我悄悄地哭了,眼泪一滴滴地落下。我知道,哭过后,我一定要去找到超子,告诉他,原来牛蒡的味道真的好极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