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喜欢“网”
□文/李江慧
女儿的网名叫“小气泡”。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去上网?上网都干些什么?我一直被蒙在鼓里。
在网上,女儿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谎称自己17岁,是名高中生,其实女儿今年只有十四岁。她长得像根豆芽菜,体重43公斤。她喜欢范晓萱,喜欢谢霆锋,喜欢哈韩族,对HOT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HOT五少年里的主唱KangTa。暑假送她回奶奶家时,她硬磨软缠让我带她逛市场,进了精品屋,看到HOT的项链竟眉开眼笑。精品屋的老板说,卖得最火的就是HOT饰品,只剩一个了……尽管那挂件上的标识是女儿不太喜欢的害羞家伙李在元,她还是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女儿什么时候喜欢网,并且还有了网友,直到有一天她的网友把电话打到家里,我才知晓。这个平日里在我们眼里连说话都脸红的小女孩,好像突然长出了翅膀,虽然羽翼还未丰满,但已悄悄展开了翅膀……这可着实吓了我一大跳。女儿接电话时,我故意站在她身旁,默不做声地看着她。她的脸庞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她的声音因紧张而显得颤抖,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网上有色狼,这些色狼常在网上兴风作浪,专爱骚扰女孩子,女儿遇见网上色狼,就像被人贩子拐走一样。一阵胡思乱想,一阵心烦意乱中,女儿的父亲发怒了。那是我的丈夫,他很实际,他认为女儿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为中考打牢基础,当女儿放下电话时,一张刊登利用网上作案的报纸,被他甩到女儿面前,他说如果因上网而影响了学习,就不允许女儿继续在网上遨游。然而,我却沉默着。
“网”能查阅新闻、资料、交谈、游戏;“网”能收发信件、传真、购物、向世人展示自己……二十一世纪是“网”的世界,我不能阻止女儿去上网。我知道这次女儿上网,与前两年着迷日本卡通画书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卡通书,是变化多端的画面和简单化、模式化的语言,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那时我生怕女儿被这些东西污染,发疯似地搜遍女儿的写字台和书架,管它是花多少钱买回来的,一律统统地扫地出门。而此时我感到“网”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我知道迟早有一天,“网”也将征服我。
女儿上网不再是秘密。她熟悉周围所有的网吧,知道哪家网吧上网速度快,哪家网吧收费低,她对网吧的环境、服务质量也很挑剔。她喜欢去“灵狐”、喜欢去“印象”,那里的老板很会小恩小惠,每次都免费送她上网时间,这让经济拮据的她颇为感动:她很懂事,每次上网前,都乖乖地把作业做完,生怕我们做父母的不让她去;她轻易也不敢伸手要钱,而是学会了精打细算,零花钱能不花尽量不花,美国侦察机在中国南海撞毁我军用飞,飞行员王伟被迫跳伞,坠入大海,她义愤填膺,在拉网式搜寻王伟的日子里,她希望有好消息传来,当她的网友发给她一条信息“王伟找到了”,她信以为真,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告诉我:妈妈,王伟找到了,王伟找到了……在网上聊天,她也学会了耍滑头,玩点小伎俩,从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小气泡”就是“小气泡”。
有一天,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小气泡”太幼稚了,她要把网名改为“Mita”。“Mita”是什么意思?她说几个要好的同学,不是叫“小洁白”,就是叫“梦娃娃”,她叫“Mita——奶昔,冰淇淋加牛奶,味道好极了……”在她朗朗的笑声和天真的言谈举止中,我这颗焦躁不安的心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