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12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党旗飘飘(外一首) 红色的思绪 走向辉煌 图片新闻 旗帜颂 记住这个日子 图片新闻 歌唱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 闪光的人生足迹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闪光的人生足迹

——记安乐村党支部书记熊帮林

梅子铺古镇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百年以来以花美味香、酸甜可口的梅子而出名。但近几年来位于梅子铺镇的安乐村党支部书记熊帮林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胆识、气魄、光明磊落的胸襟、公而忘私的行径使他的名字变得响当当。

走马上任艰难中 迈开双脚启新元

梅子铺集镇所在地的安乐村过去并不安乐,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小村,虽然山青水秀,梅香诱人,可800亩田地却养育着1380人,吃不饱,饿不死,闲散劳力多,民事纠纷多,是个有名的贫穷、落后山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97年6月,40出头的共产党员熊帮林当选为党支部书记。8年前坦诚的他因看不惯伤害群众利益的事而愤然辞职的。8年前他带头致富、开油坊,每年净赚2万元。当他看到恒口镇金矿采金船不能去的边角尾矿资源浪费,而本村富余劳力无活可干,时常发生无事生非等情况时,便牵头办照,把闲散劳力组织起来开采沙金,不但增加了群众的收入,自家也有了20余万元的存款。但主要的是通过这次开采沙金,使不少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增强了致富的信心。

古人云:“打铁先要本身硬。”富起来的熊帮林担任支部书记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调整机构、兴产业、打基础、为民办实事、谋利益上狠下功夫,以自己的言行教育感化群众,要求群众学法、守法。做到了以德治村、以法治村。安乐村良好风气已基本形成,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能和睦相处,共享安乐,安乐的意义也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片赤诚为村民 大胆革新创奇迹

人生的意义只有一个,即臻于完美。熊帮林在梅子铺这块土地上完美自己的人生意义。安乐村土地大都在梅子铺集镇周围,土地非常值钱,熊帮林根据农村集镇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干部群众认识集镇兴则村兴民富,集镇衰则村衰民穷的道理,提出改造老街道,新建商贸街的计划,很快得到上级批准并付诸实施。但在征地搬迁中,个别村民在征地上想要点补偿费,钱少了不同意征地搬迁,影响了集镇建设计划,熊帮林便一户一户地做工作,一次又一次上门和搬迁户算发展帐,算长远经济效益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五户村民终于兴高采烈地搬了家。根据统一规划设计,经过3年艰苦卓绝地努力,一条长500米、宽16米、占地2.45万平方米,水、电、路、通讯功能齐全的商贸大街建成,改变了古镇旧貌,繁荣了市场贸易,同时促进了全村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全村人均每年收入达到2500元,集体资产达50余万元,真所谓“竹子开花节节高”,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熊帮林的威信也愈来愈高。

为村民呕心沥血 办实事成绩明显

梅子铺河浪花朵朵,比不上熊帮林帮群众办的实事多。

熊帮林积极争取区水电局投入1.2万元,自筹1.3万元,发动群众浆砌修复了上街头南沟河水毁坏的河堤,保证了古镇3000群众和机关学校的安全,他多方筹资8万元,为老集镇新增变压器并进行农网改造,彻底解决了群众生产,经营和生活用电问题。他带领村民砌坎填沟,修建机耕路1350米,使该村月河滩上的田地全部实现了耕种,收割机械化。他多次与区劳动局协商,终于使村上成立了“劳务介绍所”,通过在深圳任职的本村人介绍,组织300多名剩余劳力到广东等地去打工,年收入250多万元。他组织修建一条1200米长的“U”型渠道,增灌农田110亩,改造低湿田200亩,一年增收17万元。其次还组织村民种植黄姜与莲菜,年收入非常可观。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熊帮林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扶贫帮困是他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大多村民富起来的同时,他与村领导班子逐户分析情况,排出了17户贫困户,把帮贫责任落实到党员头上,他带头包扶4户最贫困的,支委每人包扶2户,其他党员“一帮一”直到脱贫致富。村民晏老九到山东打工5年,娶了媳妇,生了小孩。回村后兄弟十人分家,他只分了10多平方米的一间上房,3分田、3分地,不够一家人吃,外债共计7000多元。熊帮林主动提出包扶他家,当知道晏老九有种人棚菜的技术,便把自己家的7分水田无偿地给晏老九,并出面为他贷款3000元,建起了塑料大棚,种了菜,2年后晏老九还清了全部外债,熊帮林又为他协调转包本组村民8分水田,解决了4口之家的吃饭问题。有一村民,曾因偷盗被判刑3年,刑满释放后,在村里游手好闲,惹事生非,一般人见了都避而远之。熊帮林却主动接近他,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引导他走正路,跑前跑后出面协商,为他转包11亩田,指点他发展养猪,使他彻底地改掉了以前的恶习,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熊帮林还不声不响地承担起2组沈桂荣儿子全部学费,因为一年前沈桂荣从大桥上掉下去肠子被摔断,在住院治疗期间,熊帮林还帮她付了1000元的药费。出院后,又主动承担了她儿子的学费,感动得沈桂荣一家见人便夸熊支书好。

人们在夸奖熊帮林的同时,免不了提及他的妻子刘凤琴。这位善良的农村妇女,不但是标准的贤妻良母,还是一个持家能手。在工作上大力支持丈夫,从不扯后腿,里里外外一把手。村上修堰时熊支书忙得顾不了家,结果使成熟的麦子被一场大雨毁掉了,刘凤琴看着烂在地里的麦子什么也没说,反而安慰丈夫别难过。村里有一个叫地娃子的人,由于疾病缘故,常常不由自主的四处乱跑,熊家便成了他不收钱的“食堂”,每次到了熊家,刘凤琴赶快给他盛饭,没有现成的立刻生火就做,一年下来至少要耗掉200多斤粮食,刘凤琴从没嫌弃过他,反而多了几份同情和关心。

大展宏图正当时 汗水描绘新蓝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熊帮林模范实践三个代表,以德治村,造福一方百姓,把一个贫苦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风气正、人心齐、百业旺、面貌新的小康示范村,今年“七一”熊帮林被市委授予“优秀党员”荣誉称号,不久前又被汉滨区破格提拔为梅子铺不占编制的党委副书记。面对接踵而来的光环,熊帮林并没有骄傲,他要用自己的胆识与赤诚为梅子铺描绘出一幅更加宏伟壮丽的新蓝图。

由于二级公路的南迁与接轨,使梅子铺处于比较闭塞的位置,这样有碍于梅子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熊帮林计划打一个通道,使梅子铺与二级公路接轨。另外准备进一步调整结构,在村上办起年收入过百万的企业,使梅子铺真正走上康庄大道,使这里的百姓真正享受到安乐。

唐人李贺有诗曰:“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做人自律,扶困济贫,一身正气,古往今来历受人们崇敬。古有人如此,今有熊帮林亦如此。

本报安康记者站 杨玲 唐登林 陈友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