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国力加力
□文/千河
套用《国歌》中的一句话:“国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都来为国力加力。这是眼下三秦广大球迷的心声。
从财力上加力。资金的严重先天不足,可以说是陷国力于困境的祸首。因此,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刻不容缓。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在危难关口,若能得到政府部门从中协调,在陕知名大中型企业若能勇敢地站出来参股,相信这匹2001年甲A联赛中的“黑马”,定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2003年的赛场上会一马当先,跳出目前的尴尬处境。
从物力上加力。居无所,训无场,是这些年制约国力发展的又一痼疾。解决的最佳办法是公司、俱乐部和政府间的真诚互动。该优惠的政府一定要优惠,该投入的俱乐部要出手,如果一味地坐等水到渠成,那根本就不现实。毕竟问题的解决还得靠自身的不懈努力,而最终受益的是俱乐部自己。
从俱乐部运作上加力。起步晚、势力小是事实,但“船小好调头”。从2001年的“黑马”到2002年“病狼”的嬗变,除了客观上的不利因素外,俱乐部在具体的运作上也明显存在失策和失误。一是主教练的一再更换。二是外援引进上的盲目拍板,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三是转会摘牌上的败笔。
从主教练上加力。就甲A联赛的实际情况看,不一定非要请外籍教练。只要优秀,理念新,有能力,临场指挥审时度势有效果,对球员能知人善用,不论是外籍还是本土,均可考虑任用。卡洛斯走后,选来的两个外教,一个比一个固执,一个比一个调教乏术,但不知为啥俱乐部非要吊死在这棵树上。
从外援上加力。限于名额,三个外援,当丁是丁、卯是卯,不能说要以一挡十起作用。但起码应是独挡一面的能工巧匠。遗憾的是,在国力外援的引进史上,除了甲B时的朴荣燮,甲A时的马科斯和雷拉托外,其余可谓马尾串豆腐,实在提不起来,这不能怨别人。俱乐部应当很好的反省一番。
从凝聚力上加力。足球是团队竞技,整体上的协同一致,球员间,教练与球员间,教练与俱乐部间,球队与俱乐部间的向心力至关重要。不说要达到众志成城,但起码要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国力俱乐部在这方面虽无大的疏忽,但从整体上看似有不尽如人意之处,2003年应当在此多用心思。
从技战术上加力。战术单一,运作粗糙,配合生疏,攻守脱节失调,前后左右不能紧密衔接,场上跑动不积极,难有机会,有了机会把握不住,攻击火力不旺,破门乏术,还时有低级失误发生。这些都需在新的赛季来临之前引起重视,并力争在较短的训练中加以克服解决,否则,明年恐怕难免掉入到甲B行列。
从精神上加力。广大球迷要一如既往拥趸国力,无论是赢还是输,都要为其呐喊助威,同时要摒除不文明言行,使“黄色风暴”名副其实,唱响大西北独树一帜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