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分牵挂一分情
11月12日,初冬的阳光倍显暖和。胡亚萍躺在北方医院内三科的病床上,严重的糖尿病伴着高血压、肾炎、高血脂、植物神经紊乱等多种并发病,已使她全身浮肿、双目失明了。这位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的女工刚刚30岁,可残酷的病魔就这样无情地夺走了她享受阳光的自由。窗外的树叶子恐怕落光了吧,她这样想着。那些阳光下风情万种的绿噢!
就在这时,西光公司副总经理许德佩、工会女工干事王蓓等人推门进来。凭听觉,胡亚萍已判断出是谁了,她挣扎着坐起来,靠在墙上。多年来,领导和同事们经常性的探望、帮助,使她练就了凭音识人的本领。
女工干事王蓓连忙扶胡亚萍躺下。许副总则坐到她身边,询问她的病情、近况,又从她的日常起居谈到她以前的工作情况再到眼下的医保。末了,许副总将1000元钱交到胡亚萍手里,这是工会女工委员会在公司姐妹间为她组织募捐活动的一部分款项。接过捐款,胡亚萍的泪水顿时涌了出来……
工会主席的牵挂
胡亚萍是西光公司航控车间一名电器装配工,1992年查出患糖尿病,当时她只有20岁,由于刚开始自体还能够产生胰岛素,身体状况还不是很差,加之她有意不让人知道,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她的病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但这一切能瞒得住别人,却瞒不住干了一辈子基层工会工作的分工会主席吉生春。可吉主席有心帮助胡亚萍,又怕犯了她的忌讳,只好暗地里“偷着”帮,逢年过节给她一份困难补助,有意无意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空闲时爱和她聊聊……
但随着胡亚萍病情的加重,其它并发症越来越多,到1999年,胡亚萍病情迅速恶化,视网膜脱落,连日常起居也发生困难,吉主席和车间主任陈晓一起,上下协调,从2000年3月份起,胡亚萍病休回家,工资照发。
病休在家的胡亚萍,仍然被航控车间干部职工记挂在心头。航控车间先后以团支部青年团员为主组成“团支部帮扶小组”、以分工会女工委为主组成“姐妹帮扶小组”,每周轮换着到胡亚萍家,帮她打扫室内外卫生,整理被她拉乱的东西,洗她换下的衣物床单。今年初,车间更是建立起“胡亚萍帮扶专项基金”,车间出1500元、分工会出1000元,主任、书记各掏200元,共计2900元,每次在她住院用钱时拿出几百元,缓解其家庭经济负担。
日日有人问 月月有人管
胡亚萍的病情在西光公司迅速引起关注,特别是今年以来,公司党群口捐款,公司团委发动募捐,干部党员纷纷捐资,胡亚萍的同学校友自发资助,此次组织公司女工捐助的工会干事王蓓介绍,西光公司对胡亚萍的捐款活动此起彼伏,真的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2002年4月,西光公司针对胡亚萍制订出台了一份帮扶责任单,细化了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帮扶形式,上至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兴功,下到航控车间分工会女工委员苏惠玲,十人帮一人,经济、物资资助,思想帮扶,定期家访,不定期看望,据工会有关领导讲,就是要通过这种“多帮一”的形式,做到全年帮扶不间断、不降温,让胡亚萍日日有人问,月月有人管。
总经理办公会“走后门”
采访即将结束,我又得知此次为胡亚萍调房的事。以前,她住在西光公司16街坊,其父母住在北区新村,相距较远。航控车间分工会主席吉生春便向西光物业公司打报告,希望将胡亚萍的住房调换到距离北区新村较近的地方,然而,西光公司拆迁800余户,住房十分困难,调房岂是简单的事?!
给胡亚萍调房遇阻的消息不胫而走。风吹到了西光公司总经理高汝森、党委书记郭同增、副总经理许德佩、马韶华等领导的耳朵,几个人一合计,都高度重视,决定专门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开后门”研究给胡亚萍调房,为了一名普通职工的事,公司领导专门开会研究,这在西光公司历史上绝无仅有。
有了“总经理办公会”这把尚方宝剑,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工会负责牵头组织,派专人协调,社会职能管理部、物业公司、航控车间积极配合,胡亚萍的新房子多了几份人文关怀:面积比以前的大了许多;采光又好;为方便出入,特意安排在平房;距北方医院和其父母家均不足200米;物业公司还专门为她整修了房子,重新粉刷了墙壁,安装了上下水管道,坐便器更是特设的;搬家的事则被航控车间一伙人抢着干了。胡亚萍的任务就是舒舒服服的入住。
正是有了西光公司这许多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使胡亚萍重新树起了生活的勇气。难怪她三姐哭着对人讲:“要是没有西光公司,我妹妹的病真不敢想。他们的这种做法,可真是比太阳还暖人心窝子啊。”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