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20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先学做人再成龙 遭遇无耻 激情的李幼彬 警惕“娱儿”现象 热烈祝贺本报宝鸡记者站隆重成立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先学做人再成龙

□文/孙天常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而今的父母更是把“爱心雕龙”活动推向高潮,逼着小小孩童在追星造星的竞技场翻斤斗。什么“家教速成神童秘诀”,什么“名家育儿百则”,真可谓高起点高格调。还有急功近利式的直扑“星座”,什么舞蹈热、钢琴热、书画热,全然不顾孩子的愿望和要求,一味赶着鸭子上架,结果事与愿违。一些孩子变的厌学易躁,孤僻冷漠,甚至古怪刁钻。有摔笔砸琴的,有逃学出走的,有割腕跳楼的,酿出了多少悲剧!

望子成龙心切,必然对孩子在做人方面疏于诱导,而在其他方面满足娇纵,致使许多孩子缺乏起码的做人常识。时下不少孩子俨然是“小太阳”和“小月亮”,被惯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享受,不知付出的小少爷和小公主;被宠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大手大脚,追求时尚的寄生者和败家子;被纵成横行霸道,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率性而为的小霸王和白眼狼。打上这样的底色,日后进入社会,将如何谋生立业?如何迎接挑战?又如何能与人相处?连起码的道德修养都没有,即令侥幸成功,于家何幸?于国何益?

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教子的第一要义,它比智育体育等重要得多。德,乃做人的根本,为人无德,则立身不牢。所以明智的父母,皆教子以德,要求他们修养品行,砥砺节操。颜之推在家书中反复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莫要败德毁家;郑板桥在给兄弟的信中要求不要娇惯放纵孩子,要把他们与仆人子女一例看待,并一再叮咛要“去其残忍之性”。这些都是务本的明智之举。虽然古人的“德行”与我们今天有很大差异,但在做人的大道理方面,比如明理晓义,重视操守,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却是相通或相同的。一个人,具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明白了做人的大道理,不管他穷通沉浮,总归是个于国有益,于家有望的堂堂正正的人。

学会做人,还要教育子女首先做一个普通劳动者。望子成龙的想法本无可厚非,但看看社会结构就会明白这是一厢情愿。社会是宝塔式结构,塔顶的名人伟人仅是少数,大多数人必然要成普通劳动者。既然现实如此,为什么硬要给子女把目标定在虚无缥缈的高处呢?把目标定低些岂不要切合实际?这样便多了几分实在,少了几许浮躁;多了几分自在,少了几许做作;多了几分轻松,少了几许沉重。子女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处于自由和平和的状态,反而更容易成功。假如目标定得太高,勉为其难,则有画虎不成反为犬之忧。

只有先学做人,才有可能成龙。根深才能叶茂,泉浚才可流长,人不可能一步登天。学会做人,政治上就会日益成熟,思想就会深刻精警,学业就会日渐长进,处事就会历炼得体。这样的孩子,朴实厚重,忠诚可靠,百折不挠,愈挫愈奋,还真有可能脱颖而出,成龙成凤呢!那种豆芽菜式的娇娇儿,盆花式的千金女,是决难兴业成事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