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22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送鳖 图片新闻 不知书法何法 沁园春十六大颂 在希望的土地上 无声世界绘丹青 更正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不知书法何法

——陈云龙小记

□文/周矢

出书要自己掏钱,这是改革开放中的新鲜事,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为出名请人包装,这也是路人皆知的,似乎也无需解释,自然而且正常。不过笔者近日见到一位书法成绩斐然的非名人,于是有了一点点感慨。

用句套话,认识这位书法大师纯属偶然。且慢,这“大师”两个字,是我封他的,他既非什么书法协会的理事委员,连会员也不是。但他刚刚举行过书法巡回展,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各大城市到处收藏,西欧、北美、东南亚都有,所以我擅自封了他个“大师”,但这位大师在我国书法界甚至陕西书法界没有任何位置。那天经朋友介绍,我到长安大学去借一本几乎绝迹的旧书,一上楼,眼前便赫然看到楼梯两侧的一副长联,写的是“天下大雅书为最,人间至乐学当先”。一看到这已显陈旧的十四个字,我眼前突然一亮。那是融汉简和行书章法的隶字,点线矫健灵动,字态雄逸舒放,布局萧疏大度,真可谓别具高标。这一向,看惯了街头一些个“名”家和政治家的“书法”,常有“叹书法已无法”的感慨,突然见到这一笔字,由不得连说了几个“好”字。

于是我认识了他——陈云龙,长安大学图书馆的原馆长、现任顾问。

随便交谈几句,我才知道陈云龙先生师承的是著名书法家隶书大家陈少默老。我遂问陈先生常有人求他题字否,在场熟悉他的一位朋友立即说,陈教授每天的时间都在给人写字了,一天写多少条多少字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我说某某作家的一幅字价值是两千到三千,还难得求到一幅,开玩笑问陈先生发了多少财。陈云龙却放声笑起来,原来无论什么人向他求字,他从未开口向人家讨过一文钱,倒是每天倒贴的宣纸很是不少了。

我心里便有些不平。写得一手好字的白贴工夫,那不知什么体的字不但张扬于文化古城的街头,居然还能卖大价钱,真正是不知书法为何法了。

我问陈先生:你难道对这些就没有一些不平衡?

陈云龙先生给我说了一个故事。

我的老师是陈少默,陈少默先生是一代尊师了,这是全国书法界公认的。那一年,全国书协的机关刊物《中国书法》派记者采访他,要出他的专辑。《中国书法》是国内最权威的书法杂志,每年向全国推出有限的三四个名家。但陈少默先生的回答是:你要找我写字我给你写,要上杂志我不上,你们那个门槛太高了,我年纪大了,跨不过去了。

故事说完了,陈云龙说:我已经年近花甲了,如今只希望平平静静地度过一生,只求乐在其中,不求其它。也有朋友劝过我,但包装的事,我不会有兴趣了。

因为这一席话,引发了我写这篇小文章。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新事层出不穷,包装和自费出书一样是其中之一。我不想讨论包装的是与非,但如陈少默先生与陈云龙先生这一对师生看,只求自得其乐而谈泊名利,难道不是如今这个文化堕落时期值得庆幸的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