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09日
头版
01

为人才提供支点

大家都知道张良、萧何、韩信等是人才,那么他们在项羽的手下时,为什么没有被认为是人才,而刘邦又是如何发现的呢?当年项羽凭着他那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短短三年间,发展到霸王地位,然而他个性中有一致命的缺点——刚愎自用,很难容纳部下的意见。原本在项羽麾下,几位才干非凡的人才如韩信等,但他们的能力却长久为项羽所压抑,在有志难伸的情况下纷纷离去,转而投靠刘邦。虽然刘邦在能力上不及项羽,但却能知人善任,有容乃大,给下属更大的信任,“贵其所长,忘其所短”。

可见,人才是一个以“潜”到“显”的存在形态,以“潜人才”到“显人才”,既有人才自身能不能得到发挥才干的机遇问题,也有主管能不能慧眼识人才能的问题。而给人才一个支点,正是人才以“潜”发展到“显”的契机。

其实在企业中,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年轻人所关心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即:工作环境、可以学到什么、能挣多少钱,我们可归结为“环境、发展机会、收入”。因此企业要着力培养一种开放的、合作的、责任清楚的相互关心的气氛,并努力保护这种气氛,因为这种气氛后面隐藏的是每个人的愉快心情,从而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最终是公司的高效益。然后是企业为员工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努力使员工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把自己培养起来,学到尽可能多的和应该可以学到的东西。这样为员工提供一个支点,一个发展的平台,使员工有成就感、归属感,员工才会更用心在工作上创造高业绩,而企业赚钱,员工也获得实质的报酬,进而实现“双赢”。

(许双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