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19日
头版
01

影响自然景观 营运效果不佳

翠华山上山索道被拆除

本报讯 由于开工前市场和环境考察、分析、论证不足,导致建成后赢利达不到预期目标,仅营运了4年的西安市长安区翠华山景区的上山客运索道近日被迫拆除。

翠华山是国家目前惟一的地质公园,也是古城西安周边较为有名的自然风景旅游区。1998年,西安市某公司看到翠华山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投资600余万元在翠华山十八盘景区建起了长约800米的上山索道,并与翠华山旅游公司签订了限期独立经营,到期移交转让的合同。该索道建成营运以来,虽然采取多种促销方法,缆车载客量仍然很低,达不到收回成本的底线,更谈不上赢利,成为翠华山景区建设中的败笔。

据有关专家分析论证,翠华山上山索道的拆除,反映出我省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中表现出的盲目性和追风性,其教训是深刻的。翠华山索道的被迫拆除,具体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翠华山旅游公司于1997年建设的直达天池的旅游公路,并开通了旅游转运客车线路,把不愿徒步上山的游客吸引了过去。二是每年登翠华山的30多万游客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年轻人,攀登十八盘既刺激又欣赏了景观,没人愿意去坐缆车,就是中老年人,也喜欢走1500米长的石阶小径。三是十八盘景区位于翠华山山崩地质公园的中心区域,索道建成后,一直受到有关方面的批评,认为索道对自然景观负面影响较大。

投巨资修建的索道就这样在游客的冷落和专家的冷漠中寿终正寝,但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并未结束。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