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铜川市不断壮大的私营企业主队伍中,有一位30岁的年轻人——李文双。从军人——下岗职工——摆地摊;从炒股票全军覆没——企业老板坐上私人轿车——荣获“省青年文明号”——接纳30位下岗女工,李文双走过一条充满荆棘、曲折的创业之路。且看他那颇具时代意义的自我介绍——
下岗就是从头再来
□文图/胡喜盈 顾红蕾
现在,邻居们都羡慕我母亲有个好儿子。我母亲对他们说:“当你们还在家里暖被窝时,俺儿子已经在寒风雨雪中了!”
我1972年出生,兄妹5个,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家里太穷了……
1991年底,我从部队复员回来,歇了没几天,即上街摆摊以贴补家用。后来,我被分配到热电厂筹建处工作。我思维活跃,积极肯干,很快便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正当我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1993年,热电项目因种种原因停工了,一夜间,我如同许多人一样,步入到下岗大军的行列中,失业了。
更糟糕的是,此时我的父亲又患了癌症住进西安市的医院,全家老少正为钱发愁,多么希望我能够正常上班挣钱为父亲治病啊!那时是我最渴望金钱的时刻,多么想给将不久于人世的父亲买点好吃的,可是没钱!
几年军旅生活磨练了我坚强、执著的性格,我咬紧牙关暗下决心:一定要赚大钱!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决不向命运低头!
创业之初,缺少本钱,租不起门面,只好在街上“练摊”。东拼西凑了五、六百元钱,进了些挂历、年画、拖鞋等本钱小的商品。为了占个好位置,每天天不明就得爬起来,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收摊,在街上一站就是一天。为了省几个钱,连口饭也舍不得买着吃,只是靠母亲送。天寒地冻,我把在部队发了却没穿过的棉袄、棉裤、棉鞋全都穿上了。当时,在街上“练摊”每天最多也就是卖个20元左右。
苦点累点对军人出身的我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同事、熟人投来的鄙视的目光令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每次远远地看见有熟人走近,我就躲到一边或低下头。那时,在这个城市里,绝大多数人认为做生意是丢人的事。现在,邻居们都羡慕我母亲有个好儿子。我母亲对他们说:“当你们还在家里暖被窝时,俺儿子已经在寒风雨雪中了!”
1995年,我父亲去世,家里债台高筑。父亲在世时没享到儿子的福,我一定用双倍的孝心让母亲过上富裕的生活。
那年,我用4000元买了一辆旧货车跑运输,钱没有赚成,反倒赔了2000多元。之后,又到体育桥市场倒腾服装,赔了个精光。随后又到川口招商市场开了家饭馆,又赔了,这回输得更惨。
同年,我又凑了2000元在服装市场租了别人摊位中的一面墙卖服装,生意逐渐好转,也就是在这时,服装市场的一个女孩和我谈起了恋爱。
1996年,我又迷上了股票,不仅把自己手头仅有的资金3万元全部投了进去,还向朋友借4万元也投了进去。到年底,股市跳水,我输了血本无归。
我在家里整整睡了两个月,闭门思过。那些日子,愁啊!一抓就掉一把头发。
摆“沙锅”摊卖夜宵,从晚上7点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8点,只有一位食客光顾,全部营业额是8元钱
那时,我犹豫彷徨,还想回厂里上班拿一份固定工资。我买了400多元的烟酒送到厂领导家里,厂领导收了我的礼却没给我办成事。
还是得自己救自己。可惜我手头的资本太少了!两个月后,母亲给了我2000元,我晚上在街头摆了个“沙锅”摊卖夜宵。由于怕难为情,我不敢穿白衣服、不带厨师帽,而是穿得整整齐齐,根本不像是一个做饭的大师傅。我的生意差极了!那是11月的一个晚上,西北风呼呼直叫,从晚上7点直到12点,只有一位食客光顾我的夜宵摊,这个晚上全部营业额是8元钱。我的女友陪着我,我们等着,吆喝着,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8点,再也没有一位食客光顾我的夜宵摊。我的心里苦啊!难道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那8元钱,我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想,再难,总比那时要好一千倍、一万倍。
回到家,把摊子一摞,不干了!我又在家里整整睡了一个多月。
1997年底,凯撒市场招商,大家一时对市场前景吃不准,不敢贸然投资。我通过市场预测和慎重选择,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门面搞童装经营,每月租金800元。我一头扎进生意上,晚上到100公里远的西安去进货,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回来卖。由于我的货品种全、新品多、质量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背靠大树好乘凉”,我结交了“恒源祥”,学着自己为自己做广告
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恒源祥“万羊奔腾”的广告震撼了全中国的消费者,同时也让我下定决心——我要专卖恒源祥的品牌,“背靠大树好乘凉”。
搞专卖,我掂了掂自己的“分量”,要是借了钱投进去,万一赔了怎么办?但我又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正当我处于两难境地时,恒源祥陕西省总经销商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顾虑:“今年你赔了多少,我就赔你多少!”1997年9月秋风送爽,正当新一轮销售旺季到来时,我投入1万元做起了恒源祥毛衣。生意很好,到年底结算,我做了30万元的买卖,赚了6万元。
我将6万元全部投入了广告。这年的春节,我身上没钱,是用借来的400块钱过的年,但这个“穷年”对我来讲却充满着发财的希望。
第二年,恒源祥产品在铜川热销,销售额达75万元,我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1998年起,当我手里有了流动资金后,我对区域广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对于做区域广告,我自有一套。总公司做的广告是为塑造企业的形象,而我做的广告只要告诉老百姓到哪里去买就行了,是好是坏,您来看看就是了。
2001年,我听说恒源祥公司有了自己的20集电视连续剧《与羊共舞》,结合电视剧的播出,公司配置了很多宣传和活动计划。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用公司提供的材料做了巨幅户外广告,就连自己的“五菱”车也贴上了“与羊共舞”字样。车子满城跑,很多人都问起“与羊共舞”是什么意思。等到《与羊共舞》在中央电视台一放,大家都知道了答案。有人知道我有全套《与羊共舞》的VCD,好几次提出来要先看看,过过瘾。我心里可早有了谱:等我将《与羊共舞》拿到铜川电视台一放,不就是最好的广告吗?
除了做广告外,我还从代理商处学了不少营销“招势”。去年公司发了关于专卖店规范服务的VCD碟片,我照着葫芦画瓢,让手下的营业员学得有模有样,顾客反映很好。
我公司先后安排了30余名下岗女工,花13万元买了一辆“奇瑞”小轿车
2000年8月1日,我个人投资成立了佳诺实业公司。我拥有了自己的实体后,觉得原先设在商场里的专柜和小专卖店已经难以满足品牌化的发展。我相中了全市最繁华的大街上——一幢银行大楼72平方米的底楼铺面,在其尚未盖楼还是一块空地时,我就预租了下来。
如今,大楼建成,我全新的上档次的恒源祥专卖店开张了,成了铜川市最大的羊毛衫店。
2002年8月,我把那辆“五菱”车卖了,花13万元买了一辆“奇瑞”轿车,节假日,拉着一帮哥们们去兜风,都说好!
以前没方向是瞎干,如今有了方向,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信心。
2001年,我被铜川市共青团市委评为先进,我还是市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的委员。作为下岗青年的代表,我的事迹又被上报省里,被评为陕西省“青年文明号”。我这个苦水里泡大的穷孩子如今成了铜川地区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生意做大了,自然要招人。我将心比心,深知下岗的苦。在公司用人过程中,我首先选择下岗职工,在我仅有17名员工的公司里我便先后安置下岗职工13人,待业青年2人,另外两人则是同样是下岗职工的我和妻子。自公司成立至今,已先后累计安排了30余名女性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其中大部分经过这里的培训、锻炼,勇敢地走了出去,带领更多的下岗职工踏上了各自的创业之路。
在公司里,大伙相处得就像自家人一样。我从不把自己当成老板,而愿意做大伙的“小弟弟”、“大哥哥”。哪位员工遇到什么困难,我总是想尽办法帮助解决。逢年过节,我总忘不了到员工家到处走走,给大伙拜个年,看看家里有什么困难。
有一天晚上,女工陈娟的孩子发高烧,我开着车把孩子送到医院。孩子病重需要住院,陈娟身边没带钱,我就垫付了2000元,提前预付陈娟两个月的工资。陈娟为照顾孩子请了一星期的假,我一分钱工资也没扣……公司上下始终充满着活力与朝气,成为一个特别团结、特别能战斗、充满锐气的群体。
下岗再就业之路,我感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在我眼里,那些依靠投机钻营、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尔虞我诈等违法违纪手段谋取商业利益的最终都是短命的。几年来,无论市场竞争多么激烈,也无论经济利益多么诱人,我都执著地遵守着自己的经商准则。1999年被工商局评为“光彩之星”,2000年被评为“不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示范店”,2002年被评为“明码标价示范店”。
我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关爱,离不开许许多多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的人。因此,我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时刻牢记着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用自己的行动,忠实地实践江总书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重要思想。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无须像具有固定形状的器皿那样,把自己的工作限制在某个具体行当上。如果我们能以“君子不器”为择业观,打破头脑中固有的精神枷锁,砸烂那些自行设定、自我束缚的条条框框。放眼望去,许多可干的工作正在向你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