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10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2003年——百姓关注的焦点 奖励举报何必设上限 食人鱼的棒喝 羊年话泥塑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2003年——百姓关注的焦点

□文/田萍

2003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老百姓们在美好的期盼中,又关注哪些社会“焦点”呢?

失业者就业率高不高?据统计表明,我国已经连续4年未能实现当年下岗和就业平衡目标,一项调查认为,63%的城镇居民对于下岗失业表示担忧,失业已成为人们最揪心的头等大事。去年全国再就业服务中心有40%的人陆续离开自谋职业,今年将再有约30%的人走向社会,加上去年结转1000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今年就业基数高、压力大,如果一时找不到工作,又领不到失业保险金,生活困难重重,将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并且失业率一直没有把农民统计在内。有专家预计,今年社区、中介、保险、休闲、餐饮、家教、幼教、培训、民企、技工、理财、营销、送奶、汽车服务等行业就业机会将有所增加,但就业条件水涨船高,对文化低、技术差,无特长的人员就业仍然不利。

城乡收入增不增?由于全球经济减速,国内通货紧缩,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城乡差别都在2:1以上。老百姓希望国家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乡收入,适当向农民倾斜,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富人偷税,用好用足税收杠杆的调控手段,形成利益再分配的新机制。54%的老百姓对今年收入预期持积极态度。

反腐力度大不大?去年社会上对于反腐败的成本议论多,几百万来历不明收入者只判几年刑,老百姓对此不满,期望尽快完善法制,严惩腐败,并建立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早日实现银税联网,有效监控个人经济活动。如果法制和制度不完善,再高的薪水也养不了廉,光靠道德约束,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老百姓坚信,今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会小。

弱势群体扩不扩?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弱势群体”一词,这个群体主要是四种人,即: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的打零工、摆小摊者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农民和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目前,全国这一群体大约不少于1000万人。全国1960万城镇低收入者已经进入社保网,8亿农民中贫困群体相当大,尤其是还有3000万农民未脱贫,较早退休的几百万“体制内”人员,工资和补助只有两三百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险还覆盖不了他们。随着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扩大,弱势群体还有增加的可能,他们特别需要国家和社会关爱。

社会保险保不保?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全国推开。社会保险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权利。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劳动者,都必须及时参加社会保险,足额缴纳保费。从全国投保面和缴费率情况来看,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不愿掏钱为雇用和聘用人员投保,有的以随工资发放为名搪塞;二是离开再就业中心人员和破产企业人员各种保险如何接保续保;三是几亿农民没有享受到国家有关养老保险的基金补贴。农民期盼国家早日完善保险体系,圆广大农民的社保梦。

教育收费涨不涨?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已经成为百姓家庭重要支出,以2002年高校平均收费4800元算,已占城镇职工年收入的70%,农村居民年收入的202%(国家统计局口径)。一项调查说明,有67%的家庭认为各类教育向学生收取费用增长过快,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在校的大学生贫困面近30%,其中有70~80万是特困生,基本生活费每月少得可怜。老百姓要求,国家在2010年前不再出台教育收费新政策,不大幅度提高收费标准,尽可能的实行城市和农村两个收费标准,不能要年收入只有城镇职工1/3的农民交一样的学费。贫困生2/3是农民子女,他们同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房价上涨快不快?安居才能乐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是人们最大追求。2002年,全国房价继续上涨,经济房开发明显降温,解困房建设早已吊不起开发商胃口。近两年,各类建筑材料降价30%以上,但房价居高不下,尝了暴利甜头的开发商们宁愿死守利润底钱,也不肯降价而对越来越多的空置房视而不见。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处有关权威人士认为,按现在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买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大概要6年时间。现在买房者多是有钱人,他们开着豪华车子去看花园别墅,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看着越来越多的豪宅,林林总总的别墅群,老百姓们只能一声叹息: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呀!

医药费用降不降?国家连发几道药品降价“金牌”,药价降幅不能算小,但老百姓就医住院却并未感到负担减轻多少。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现在看一次病平均70元,住院2000多元,这对于下岗职工和没有享受医疗保险的农民来说还是很重很重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的面相当大。老百姓说,哪种药降价,医院和药店就不卖了,现在是进口药多、新名字药多、高价药多、医生开单子多(用药处方和检查单)、各种设备替人看病多、专家门诊多、索要红包多(主要外科医生)、假药也多,就医费用哪天真正能够降下来?

外出打工难不难?打工,仍是下岗人员和失业农民主要就业渠道。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全国每年大约新增800万劳力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农民失业者就业问题是我国入世后将面临的又一严峻问题。专家分析认为,2003年东部沿海城市打工高烧不退,出国就业热度不减,中西部还是人们“淘金”的热点地区。

入世好处有没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年多时间,并未像一些专家和部门分析的那样,带来这样好处,哪样降价。继而出现农副产品出口难,涉外贸易官司、各种索赔、反倾销增多,各类洋产品和“洋人”抢滩市场,和老百姓争岗位争饭碗。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牛奶面包”,不要

“空头支票”。加入WTO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但也不是“洪水猛兽”。看来对加入WTO宣传要客观公正,不能因为不恰当的宣传而误导百姓,使他们产生太高的期望值。在剩下的过渡期内,我们从上到下该做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

安全事故多不多?近几年,煤矿瓦斯爆炸和渗水塌顶、飞机失事、翻车沉船等重特大事故,一次次向人们亮起安全红灯。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重视已发生的事故,却不深查事故背后的“故事”。这么多的事故,竟然没有一个中高级以上干部引咎辞职,或撤职查办,难道事故都要老百姓“埋单”?有专家指出,我国今后几年,仍处于安全事故高发期,依法抓安全,人人都有责。人的生命尊严何日才能重于一切呢?!

假冒伪劣少不少?两年前国家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打假行动,捣毁了一批制假窝点,销毁了上百亿假冒伪劣商品,老百姓拍手称快。据专家估计,因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全国每年仅税收流失至少上千亿元。如今,国外制假魔爪伸向我国,把大量仿制假冒订单交给中国制造,如果不引起重视,“中国制造中心”将会成为“国际造假中心”。现在,什么毒米、毒面、毒酒、毒油、毒肉、毒菜……无孔不入;什么假烟、假药、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假服装、假汽配、假化妆品、假摩托车……无处不在。制假丧心病狂,卖假唯利是图,护假不择手段,打假捉一放十。老百姓希望国家越开放,经济越繁荣,商品越丰富,假冒伪劣东西越少越好,不要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

(作者声明 拒绝转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