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针对无证经营、质量低劣、地方保护三大问题
西安着力整治煤炭市场
本报讯 西安市针对该市煤炭市场存在的无证经营、质量低劣、地方保护三大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专项整治。
据悉,西安市18个煤炭市场中,共有316家经营者进驻。其中,大部分未办理经营资格证,一证多用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在该市的城乡结合部、居民院落等地方,还隐藏着不少个体摊点式的经营者,检查人员难以发现,严重影响了煤炭市场的规范管理。由于2002年烟煤价格涨幅较大,在一部分煤炭经营者中,有的以质量不合格的小窑煤代替达标煤销售;有的采取欺骗手段,检验样品煤一个样,实际销售的又是一个样;还有的经营者为“降低成本”,在蜂窝煤原料中加入“黑煤”。据该市质检部门对城六区157家蜂窝煤店质量检查,符合标准的只有69家,合格率仅为43.9%。该市有些地区还乱建煤炭批发市场和煤场,并存在地方保护现象,导致少数经营者公然抗拒执法检查。
针对以上问题,该市对煤炭市场的规范治理作出明确规定:除蜂窝煤销售点外,无煤区和改煤区内不再审批新的煤炭经营网点和批发市场,现存的煤场和批发市场全部迁出;凡申请办理煤炭经营资格证的单位和个人,所售煤炭必须经检验达标后方可办理,凡进入西安市场的烟煤、无烟煤、民用型煤,销售前必须接受质检部门检验,外地单位和煤矿自行出具的检验报告一律不予认可;对不办理煤炭经营资格证而从事经营活动的,予以重罚,对不及时换领新证和不按规定进行年检的,其所持资格证一律作废。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