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政治上一视同仁 经济上同工同酬 竞争中机会均等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工会为“临时工”筑起温馨家园
本报讯 中铁一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工会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做好短期合同工入会工作,截至2002年底,全公司420名短期合同工成为工会会员,入会率达到了100%。在此基础上,工会又从维护他们的政治、经济权益入手,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使这些昔日被人瞧不起的“临时工”扬眉吐气,为企业振兴发挥出生力军作用。
随着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改革,该公司职工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协议工和“临时工”和招聘的中专生进入企业,占到全公司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电务公司工会面对这一新情况,从讲政治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理所当然地把他们看成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政治上一视同仁,让他们享受同等的权利,尽相应的义务,并且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更新观念,填平职工身份上的鸿沟,抹去这420多名职工身上所谓的协议工、临时工的阴影,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稳定。
为积极接收这些同志入会,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公司工会主动出击,大力宣传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宣传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在他们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及时帮他们办理入会手续并分层次进行有效管理;二是争得党政支持,出台相应文件,规定这些职工只要工作表现突出,在评先方面不得有任何歧视。为此,每年下拨评先指标,有意识予以关照;三是在职代会名额中,在同等情况下给予相应的照顾,让这些短期合同工同样拥有知情权、评议权和监督权。据统计,近5年来共有23名短期合同工当上各级先进,有20多名当选为各级职工代表,还有34名同志加入了党团组织。
在经济上,公司工会争得行政支持在全公司完全取消了职工的身份界限。在收入上同工同酬的陕西信业塑钢建材公司干脆将原来的岗位技能工资作为档案工资全员实行按岗定薪的工资制度,其所属型材车间以质量定工资。优秀的短期合同工比“正式工”年收入高出50%;多年来,公司安排体检,注射各类疫苗,短期工一个不落,大家就象共同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维护的同时,公司还注重为短期合同工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他们中的优秀者脱颖而出。电务五公司邓海令由于勤奋好学,被民主选举为工班班长后,他带领职工从京九铁路到兰新复线,所干信号工程验收合格率均为100%,并被局里评为十杰青年;塑钢公司短期合同工肖诗健工作出众,工会组织支持他参与竞争,经过几个回合的演讲、打分和考评,现已挑起了车间主任的重担。现在短期合同工经公平竞争担任工班长以上职位的已近20名,劳动竞赛、技术比武获得好名次的已屡见不鲜。
由于人气兴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已实现十年效益连年增长,十二年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佳绩,人均产值突破20万元的大关。
本报记者 郝振宇 通讯员 孙志超 李俊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