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世纪精品 展铁军雄风
——记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
中铁二十局集团,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全新的形象。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的筑路铁军,几十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祖国的每一条长大铁路的施工现场,无论在东部沿海,还是西部戈壁,到处都留下了他们铸就的一座座丰碑,为共和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天,当我们聚焦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头号重点工程西安至南京铁路的建设时,中铁二十局集团的赫赫大名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负责承担西南铁路12标段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自2000年6月8日正式开工以来,不仅创造了近20余个建设总指样板、精品工程,培养出了以第十一工程队为代表的陕西省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按照业主提出的“西南线创新世国铁施工新水平”和“整体创优”的质量要求,取得了全段10座隧道、2座特大桥、17座大中桥、22座涵洞和272.2万方站场、区间路基土石方等线下立体工程顺利完成,无任何安全事故,综合工程项目单位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3.8%以上,无一例因技术管理失误造成返工,年年超额实现集团公司评估效益指标,并于2002年8月底提前4个月完成线下主体,2002年10月29日较合同工期提前2个月进入铺架,2002年12月13日又较合同工期提前25天铺出管段的喜人成绩。赢得了铁道部蔡庆华副部长和部质检总站、西南建设总指挥、总公司、局领导及现场监理的肯定和赞扬。为在西南线提升企业实力和形象,实现“出效益、出信誉、出人才、出经验”的工作目标,推动局集团第一步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拓创新 精心打造精品工程
中铁二十局集团是国家铁路工程施工大型一级企业,具备铁路、公路、市政、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资质。其前身是铁道兵第十师,始建于1949年。1984年兵政工合并入铁道部,称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1989年8月更名为中铁二十工程局。世纪之初,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式,又改制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此次中铁二十局集团中标西安南京铁路西安至合肥12标段后,他们迅速集结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汇集陕西省丹凤县境内,在西南线的施工现场扯起了大旗、树起了牌子,决心要在西部人开发的这一重点工程上再展铁军雄风。
12标段全长15.2公里,合同投资3.16亿元,线路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境内,横跨2个镇10个自然村。主要工程有隧道10座计4889延米(其中双线1座178延米);特大桥2座计划内1193.7延米;大中桥17座计2555.2延米(其中双线1座162.9延米);区间路基土石方93.9万方,站场178.3万方,涵洞22座1278横米;车站两座,铺渣4.4万方。
中标后,中铁二十局集团迅速组成了以赵崇科为指挥长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奔赴施工现场。肩负项目指挥长重任的赵崇科发挥自身曾担任过处副总工程师、处总工程师和局副总工程师的优势,上场伊始便在局指职能部门人员尚未到齐的情况下,率先带领先期上场人员,开始了紧张的验桩、踏勘工作。
面对局在西南线实施“一级管理”新模式,以及西南建设总指要“创新世纪国铁施工新水平”、“质量、环保双达标”等的目标要求,结合管段施工项目大部分结构物位于全线曲线的控制点上,桥高隧密、桥隧相连,施工场地狭窄,线路傍山修筑,全程处于F2地质断层带内,地形沟壑纵横,且有全线最大跨度的隧道、第二高桥、最高的预应力锚索挡墙和位居第二的土石方路基填筑车站等技术含量高、安全困难的施工项目,赵崇科指挥长从人员进场之际就紧紧围绕“一级管理”的新模式,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主持了“以抓建章立制作先导,以抓技术管理为龙头,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保生产、保质量为目标”的西南线技术管理网络体系的构建工作,为实现在西南线打造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项目“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部优、争创国优”目标的全面实现,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不但从规范质量管理体系入手,强化施工过程控制,提升项目质量和技术管理水乎,而且注重始终立足项目实际,着力推崇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施工方案优化,大力降低施工成本,努力提升管理效益。
指挥长赵崇科十分注重强化基础管理,落实技术责任,从而确保了项目的最佳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工程刚开工时,他结合管段桥梁高墩施工的实际,在提升设备的选配上,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工作,经反复市场成本分析和多方吸纳技术专业人员的意见,最终将原本拟购塔吊和大型吊车的方案改为选用铸铁碗式扣件作桥梁墩台施工脚手架,不仅达到了操作简便、使用周期长、易保管、便运输的良好效果,而且降低成本近100万元。二是在铁峪铺车站取土场的确定工作中,他不顾份内领导工作繁重,亲自率领三队领导,反复研讨原设计方案,深入周边地区考察地形地貌,在充分论证并征得业主、设计院、监理和地方土管及支铁部门的同意后,将原设计位于车站对面,横跨312国道和丹江河,运距远且需修专用便桥的取十点,改在了车站南侧仅距填方200米、远离民宅、三面环山,易于安全爆破的小山上。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保证了环境保护与施工生产同步推进。三是针对施工项目重、难点,积极鼓励和支持组织开展“五小技术革新”活动。在他的倡议下,结合管段桥隧施工的难点,专门成立了“破碎地质条件下快速施工”、“桥梁空心高墩施工”等技术攻关小组,立足施工过程及现场所需,不断开展以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创效益为主题的技术创新活动,确保了管段软弱围岩、破碎地质的十座隧道相继全部提前贯通,同时确保了全段19座桥80多个高墩施工无任何重大质量、人身伤亡事故的出现,创下了南坪武关河特大桥竣工日期提前了近一年的显著成绩,赢得了西南铁路建设总指和各级领导在检查工作时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四是慎重把好项目变更质量关,促进技术管理效益最大化。对每一项设计变更。他都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兼顾国家、人民、企业三方利益的原则,严格审定,并亲自指导技术人员对项目设计图,结合地形、地貌、地质结构。进行科学推敲、技术论证,对凡需变更的项目,都做到了理论充足、程序规范。尤其是对线路每座主体结构物的原基础设计位置、墩台间距大小更是反复推敲和实地复测,做到设计不足早发现、早变更,避免质量隐患、杜绝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企业信誉严重受损的重大质量责任事故发生。如在蔡家沟大桥、寺底铺铁河特大桥、西清水沟中桥开工前的对比复测中,便提前发现了墩身间距原设计上的失误,提前进行了变更设计、合理调整加入了墩身之间的跨度,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的出现。为项目顺利实现整体创优、环保达标和企业增效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富有挑战困难的姿态,使赵崇科和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一班人在工作实践中把创世纪精品的誓言写在了他们奋斗苦干的每一天里,溶进了他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拼搏奉献 西南铁路再展雄风
为了在西南铁路的施工现场再展中铁二十局的雄风,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在集团公司党委、领导和机关的关心支持下,在监理、设计院、西南建设总指的帮助下,本着“建世纪精品,展铁军雄风”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广大参建员工的积极性,以“施工大干宣传动员教育提纲”为内容,以“三项教育”为主线,采取召开指挥部、队、班组三级动员会的形式,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拼搏奉献的意识,激励鼓舞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不仅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座座丰碑,而且也培育了一种向上发奋的精神,带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他们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广泛、深入、持久、全方位、多层次的“形势与责任、岗位与义务、企业与自我、市场与企业、企业与家庭”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激发起了职工牢固树立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还通过成立党团员和先进青年为骨干的先锋队,突击队和表决心、立誓言、下达军令状等形式,分解大干任务,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与此同时,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还十分重视做好施工现场的宣传教育鼓动工作,在工地上营造了一种大干快上的浓浓氛围,使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在西南线建设工地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他们根据大干现场文明施工需要,统筹规划,为各工点适时制发了彩旗,在重点项目、险要施工场所,增设了各类安全警示标识牌和劳动保护设施;各工程队也结合施工环境和项目特点,在营区内外、工地现场张贴了宣传标语、悬挂了大干横幅,竖起了宣传广告牌、工程简介牌、创优规划栏、施工进度栏和党员创岗建区责任栏等,营造出了井然有序、热火朝天、令人振奋的大干场面。同时工会“关爱”工作也做到了职工心坎上,着重在发挥作用,全面实施企务公开、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大力抓好施工大干的后勤保障和劳动保护工作。一方面及时将防暑降温药品送到职工手中,将降温补助款核拨到每个队,免费为职工注射防疫针;另一方面各队因地制宜、主动想办法调剂食堂菜谱,改善洗浴、住宿和文化娱乐设施,尽力满足职工体力营养和精神文化需求,激发职工的大干热情和施工干劲。如各队为此专门成立了的工资与奖金分配领导小组;十三队为职工更新配齐了安全帽、工作服、防尘口罩、雨靴等劳动保护用品。极力地调动了职工的大干热情,涌现出了许多象三队老党员范和平二十四小时维修车辆不休息,十三队掘进工班长樊正军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病痛,坚守在阴暗潮湿的花子沟隧道掘进岗位上默默奉献,直到隧道贯通、大干活动结束才住进了医院手术治疗的好职工。
在施工过程中,局指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发挥了他们的表率作用。局指领导分工不分家,率先垂范,每天亲临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各部室负责人围绕年度施工计划,到现场做好各项保障、协调工作;各队领导坚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忘我工作。如三队队长朱峰经常坚守在工地,亲自驾车施工,家属来队不足三天便被他撵回了家,五队书记张玉忠两副重担一肩挑,在他负责的下小沟西安台、花魁沟大桥西安台的浇筑施工中,坚持每盘砼施工都跟班作业,亲自凳上脚手架监督落实每道工序;十三队队长田海龙、书记吴岁满,发扬精诚团结,相互协作的工作作风,轮流24小时带班,与职工们一道在隧道里组织施工,排除险情,解决问题,通过上下齐努力确保了项目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各工程队按照局指统一布署,真抓实干,千方百计调动全员的生产积极性,主动处理好周边关系,为施工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全体施工人员坚持立足岗位、严守规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的姿态,以争当先进、勇夺第一的精神风貌,自觉投身到各自的工作中去,涌现出了像五队掘进工班窦兴春在隧道抢险中排险冲锋在前,二十多小时不离现场,直到险情排除才下火线,十二队测量工赵培军带病坚持工作,装载机司机张小仓不顾家人催回夏收,白天为填筑路基拉土、运灰,晚上主动加班洒水养护路基而常常彻夜不眠的好职工。从而,保证了管段总体施工形象进度的快速、有序推进。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空霸王”。在新的一年里,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南铁路工程指挥部的将士们又以高昂的士气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去,他们“建世纪精品,展铁军雄风”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变成现实……
(刘江 赵慧芹 李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