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业为主导 加工业为骨干 乡镇小区为载体
我省乡镇企业形成发展全新格局
本报讯 1997年以来,我省乡镇企业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调整结构,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骨干,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以骨干行业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小区为载体的发展新格局。
乡镇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机电、建材、造纸、采选、冶金、化工、纺织服装、家具等支柱产业。目前这些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乡镇工业的61.3%。全省乡镇企业规模不断得到扩大,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省达800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30多家。宝鸡东岭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成为我省最大的乡镇企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也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5年来,全省乡镇企业共开发新产品3420项,涌现出国家级和陕西名牌产品13个,其中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秦俑”牌奶粉率先在西北地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省规模以上乡镇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有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建立了620个产学研机构,200个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同时,乡镇企业小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也促进了我省小城镇的发展。全省现有各类乡镇企业小区、园区和工贸区368个,其中有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和东西合作示范小区20个,全国乡镇企业科技示范园区5个,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小区80个,乡镇企业小区的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53个,其中过50亿元的县11个,实缴税金2000万元的县(区)40个,过5000万元的县(区)13个。全省GDP的30.9%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2%均来自乡镇企业,有的县甚至超过了80%。
本报记者 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