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心态”小议
·柯喜堂·
公款吃喝风为何屡禁不止?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不少国人所抱有的“不吃白不吃”心态亦不无关系。同样,在呼唤社会诚信的今天,对那种视规章制度存在的漏洞为某种便宜,且怀着“不沾白不沾”的心态不予纠正,则要建立真正的社会诚信体系,恐怕是很难的。
在这方面,也能看出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据报载:一位国人在美国邮给他国内太太的金项链遗失了,正当自认倒霉时,听美国朋友讲他可以找邮局索赔,遂半信半疑地来到邮局探个虚实。出乎此君意料,邮局职工看了他当初的邮寄收据后,当即按他提供的价格赔偿了一张支票递过来。出了邮局后,这位国人对他的美国朋友表示,若我谎称东西寄丢了诈骗一条项链钱,这邮局也不调查一番,仅看一眼收据就随我漫天开价,这也太容易骗财了云云。显然,这位国人的感叹是颇具时下“中国特色”的。其实,在时下西方社会,不诚信或欺诈行为被视之为大忌。一个人如果在这方面有污点纪录,则可能连工作也找不到,遭到整个职场拒绝的。惟其如此,一般人不会也没那贼心利用规章制度上的“漏洞”发不义之财,盖与其诚信度相比,太不值了。
无须赘言,西方社会也并非人人都是君子,但就整个社会心态来说,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且不诚信者要为自己行为付出更惨重代价也。这是值得我们反思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