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的哑巴
□文/孙祥虎
这是一件真实而新鲜的小事。
我去公园晨练已近10年,今年春天,练友中加入了一对哑巴夫妇,都50多岁,他们原先是市聋哑学校的同学,现在都是地毯厂的下岗职工,俩人每月工资加起来还不足900元,但看上去精神饱满。
一天早上,我与哑巴丈夫并肩慢跑时,看到他腰间鼓囊着一块东西,就又指又比划开玩笑他带着手枪,他咧嘴摇摇头,叉着拇指和小指作嘴边讲话状,又掀起衣服给我看:是手机。我明白后又很疑惑,他家俩哑巴,买手机又有何用?经过一番哑语动作和掌心写字的手谈,我终于有所了解。
原来哑巴夫妇的独生女儿却不聋不哑,在省城工作,以前经常写信,互致问候。后来哑巴的邻居家装了电话,女儿就常打电话,请邻居转告,哑巴有事就写字条,再请邻居打电话。今年国庆节,女儿女婿就买了部“西门子”手机,并设置了震动提示送给了他们,作为孝敬二老的礼物。现在,几乎每个星期女儿都要发短信息,连上幼儿园的外孙也常问外公外婆好,他们也回电致意,不过只显示号码而不讲话。
哑巴夫妇晨练中很投入,太极拳、扇子舞一招一式极认真,他们虽然有口无言,但脸上的笑容却很灿烂。哑巴妻子还用手指在掌心上一笔一笔地写给我看:要学电脑五笔字型。她还在耳边翘起兰花指,一副开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