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故里播光明
——记西北电建四公司韩二项目部
题记
莽原大漠我们踏过
思念的泪水我们流过
我们是光荣的电建工人
我们的胸中闪耀着万家灯火
——摘自四公司司歌
当历史的车轮滚入21世纪的时候,当西部大开发的战鼓擂响神州大地的时候,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陕西能源工业基地之一的韩城又一次被注入了活力,前期准备近30年的韩城第二发电厂正式开工了。
(一)
出韩城市26公里,有一个相传“鲤鱼跳龙门”的小镇,现取名为龙门镇,位于黄河之滨,距该镇约3公里,就是韩城第二发电厂所在地。能征善战的四公司人,已在这块古老的热土上,拉开了韩二工程建设鏖战的序幕。
韩二工程(2×60万千瓦机组)系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和20项兴陕工程之一,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该工程将在西北电力系统创建单机容量和实现烟气脱硫两个第一。国家电力公司、陕西省委、省政府、省电力公司等都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省电力公司专门下发了《韩城第二发电厂工程总体目标和管理思路》,要求韩二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和工程建设管理均应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铸造精品工程,争创全国优秀火电工程设计,一流火电施工现场和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
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西北电建四公司经理张跟民提出该工程实现“四个一流”(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形象)总体管理要求。该公司成立了精干、高效的韩城第二发电厂项目经理部,下设八部一室,由公司副经理屈秀山兼任项目部经理,所有管理人员都是从全公司其他分公司挑选出的精英分子。他们学历高、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他们决心在司马故里树起一座丰碑。甲方对该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为:从正式开工至1#机投入商业运行工期为36个月,从正式开工至2#机投入商业运行的工期为43个月,紧张的工期、高标准的管理要求,即是挑战更是考验。
此时此刻,西北电建四公司即将走过她半个世纪的旅程,胸有成竹的四公司人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历史的机遇,曾经在这里承建一期的西北电建四公司又一次高扬起大旗,准备在司马故里再一次进行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2002年元月,四公司第一批先遣小分队开进韩二工地,当时的韩二工地,时值深冬,朔风凛冽,寒气刺骨。展现在他们眼前的除了一片荒凉的土地,扑面而来的煤粉河土,一会儿工夫,脸变黑了,全身沾满厚厚的尘埃。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和环境,没有一个人退缩和叫苦叫累,而是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初进韩二工地没有住房,就在附近农民家中租,几个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尤其是夏天,房子不通风,闷热得象个蒸笼,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没有地方吃饭,他们自己做饭,凑合着混饱肚子,工作一忙,一天只吃一顿饭。当时的施工现场,无水、无电,无道路。解决工地的“三通”问题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工作。他们多次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先用农电,解决了工地用电问题;又与当地农民协商,使用农民机井水,解决了吃水、用水问题,现场的道路问题也基本解决。生产、生活临建项目多,问题多,再加上为砂石供应问题,农民挡道,还要利用晚上找上级部门联系解决事宜,他们平整生活区场地,把大土包15000方土堆运走……。凭着超负荷的工作,可贵的责任心,吃苦耐劳的精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为8月19日韩二工程正式开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2年9月中旬,西北电建四公司近600余名员工组成施工大军告别妻儿老小,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浩浩荡荡地奔赴韩城,在黄河边安营扎寨,拉开了韩二工程建设的序幕。
(二)
有人说下峪口的风一年只有一次,从正月初一吹到腊月三十,说实在的,当我们用摄像机拍下那动人的一幕时,整个施工现场只有风声与职工的顽强较量。
恶劣的气候条件没有让电建人生畏,现场的劳动竞赛比学赶超,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此刻,当我们用心灵感受那那如火如荼的战场时,又有谁能想到这是怎样的一场鏖战,泵罐车川流不息;基础施工紧锣密鼓;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幅抢工大干的生动画面,晚上,整个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泵罐车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韩二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刘常青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就连晚上他也是伏案工作,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在项目部刚开始运行阶段,由于图纸迟迟不能到位,使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多次到有限公司与甲方商议。为了工作,他几乎忘记了一切,连老父亲患重病走不动路,他一年就回去过一次,爱人说他是工作狂,他却说:“工作那么忙,我心里急,没活愁任务,有活愁安全、质量……哪能不忙?”熟悉他的人都说:刘经理的字典里只有“工作”两个字。现任韩二项目部经营副经理的王志光,在工程的前期准备中,担任韩二工程筹备组负责人,他几乎整天泡在施工现场,跟踪检查指导,有时候连续2个月也不回一次家,即使回家,也是匆匆去,匆匆来,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努力工作下,不但完成了前期的生活临建设施,还使施工现场具备了大队人马施工的条件。东武军是韩二项目部最年轻的队长,他大学毕业,有文化,有魄力,带领201队在主厂打下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不但率先在韩二工地实行了个人承包责任制,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促进了工程的大干快上。姚向宁,二十来岁,大学毕业,是韩二项目部唯一的女技术员,也是最早进驻韩二的人员之一,她看起来很文静,说话的时候总要脸红,可干起工作来毫不马虎,刚来时,她们租住在当地的农民家里,条件非常差,去一次工地要走半个小时,在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的夏日里,她一天要跑好几趟,由于她年轻,又是女同志,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阻力,可是她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用心钻研技术,严把质量关,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从她手中溜过……。在韩二项目部各基层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3月20日,韩二工程完成的土建施工主要形象有:
1号锅炉基础完。
1号汽机地板完
2号锅炉基础承台完,地脚螺栓安装完。
2号汽机地板开始施工。
控制楼垫层开始施工。
烟囱基础施工完。
1号冷却塔二次开挖完成3分之1,2号冷却塔灰土垫层完。
从进入韩二工地以来,四公司人把自己的心与韩二工程建设紧紧系在一起,在拼搏中把“真诚服务,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在韩二工程建设中演绎的淋漓尽致。
韩二建设工程如一个“大熔炉”,他把电建工人千锤百炼成为钢筋铁骨,同时又如一个“大磁场”吸引了许多关心和支持她的人们。陕西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吴静来到现场后说,韩二工程零米以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是国内一流的,我们相信有这样队伍,创建国内一流的施工企业一定会实现。
(三)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一个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会把握住成功的机遇,而且会在这运筹帷幄之中为这次决胜的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机遇会稍纵而逝,而成功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
韩二项目部成立至今,半年的发展,使所有关注他的人看到了希望,正如韩二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黄宁强所说:韩二工程不但使企业效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韩二工程,使企业凝聚力空前增强,干群关系空前密切,企业名气、队伍士气和战斗力空前高涨,特别是要锤炼一支敢打硬仗的施工队伍。
韩二项目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落实施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在实行全员质量风险抵押金管理的同时,专门设立60万元质量安全奖励专项基金,用于对质量安全管理的有功人员和质量创优项目进行重奖。先后投入资金近30万元用于对安全设施的规范完善、服装的统一和安全先进的奖励。
韩二项目部自成立以来,对安全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配合文明施工的开展“细”“严”“勤”更是挂在各级安全人员嘴上的“三字真经”,安全科长韩富宽为项目部的安监工作煞费苦心,使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一年上一个层次,一年一个深度,他常说:我们每一个安监人员,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防线。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项目部便提出了韩二工程创优主精品的口号,狠抓施工过程控制,严格工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精品,制定了7种制度及办法,同时与各工程队签订《韩二项目部创优质量奖罚责任书》,与物资部,机具站分别签订了沙石质量管理奖罚责任书,与搅拌站签订质量奖罚责任书。在过程控制方面,质检人员对重要部位实行旁站制,并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制及实行质量风险抵押,在采用新的工艺方面,组装钢模板内加内衬竹胶板,水塔模板由原来三块一榀改用两块一榀,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外观,工程质量多次受到上级的好评。
在韩二工地,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该公司首次在该工地实施CIS企业形象战略,办公区域,生活区,生产区严格按照企业CIS设计手册进行了布置,色调统一规范,令同行们刮目相看。有些兄弟单位慕名来四公司参观、摄相、取经,对如此文明的施工现场赞口不绝。就连四公司的职工代表巡视工地后感慨的说:每次到现场,都有一种新的感觉,这种新感觉就是越来越规范的施工驻地,文明现场,越来越细化的班组管理,越来越自觉的文明行为。
2003年是西北电建四公司的管理创新年,韩二项目部也迎来了管理创新年和土建高峰年,在这一年中,项目部要实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分配创新、体制创新、理念创新等创新意识,设立创新奖10万元,对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员进行奖励。全面掀起施工生产的新高潮,确保全年产值10000万生产目标的实现,力争完成12000万产值,为公司的发展多做贡献。同时,该项目部把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融入韩二两个文明建设之中,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实施规划和创建文明宿舍活动规划,对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全面的绿化,努力把韩二工地建设成花园式的文明工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把韩二电厂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火力发电厂”这已是四公司人共同的心声。愿四公司人真正成为司马故里播送光明的有功使者。
(曹敏辉 姚敏学 卢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