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1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故城芜湖 想起一场春雨 黄山纸盒 广告 广告 与富人为邻 以军为本 以民求富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以军为本 以民求富

——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闯出自己特色发展道路的西安昆仑工业(集团)公司

文/刘宗锋 李民贵

古城西安的东郊,座落着一家名声显赫,实力雄厚的国家大型一类重点军工企业——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昆仑”二字比喻一个国家的防务和脊梁,在汉语言文化中已是人人皆知的内涵了。不知当初昆仑厂诞生和命名时,那些扛过枪,打过仗的老前辈们是否也是巧借妙用。但今天,每一个听到“昆仑厂”这个名字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与强大的国防和钢铁的脊梁联想为一回事。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做为军工企业,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好了,太妙了!

从五十年代建厂至今,成千上万的一代代昆仑人都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成为了昆仑人感到自豪。因为在祖国的蓝天,在祖国的海岸,乃至万里边疆,昆仑人为我们的军队提供了精良的装备和先进的武器,伴随着人民子弟兵一起守护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和平……

然而,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强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突出经济建设一个中心的国情,使得曾一度辉煌和耀眼的军工企业突然面临了市场经济的挑战。西安昆仑机械厂在汹涌而来的大潮中也出现了连续多年的徘徊和彷徨,企业出现了亏损。

不过,今天从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传来的消息的确令人激动和振奋,正是这家老军工企业在西部大开发和新世纪的机遇面前,重整旗鼓,再振雄风。于1999年一举扭亏,2001年,2002年继续盈利,从而结束了企业连续八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企业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转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昆仑特色的发展道路。

上篇:转变观念 逆境奋起

说起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巨大变化,首先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1996年7月起任公司总经理的刘长林,在他身上不仅有企业家的魄力和胆识,而且还兼具儒将的风范和气度。他有一句经常说的名言:“治企如治军,治企如治家。”里面就透露出一份哲理和观念。刘长林在昆仑厂干了三十多年,从工人到基层干部,再到厂长、总经理,他不仅熟悉企业的人和事,而且也对搞好企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他曾讲:“企业要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更要有一支好职工队伍”。

从刘长林的这两句话里,可以反映出他以人为本的治企理念。用一句完整的话讲,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在实践中,刘长林也是这么做的。

思路决定出路。刘长林上任之初,企业就在喊“保军转民”、“以军为本,以民求富”的口号,但实际情况是军品任务锐减,民品尚未形成支柱,两头谁也靠不住。加之企业社会负担沉重,机制不活,管理落后,职工观念滞后,这架“老马旧车”如何抵挡得住市场大潮的冲击。

在这种困境面前,刘长林在调查研究后果断地提出首先要转变观念,不仅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观念要转变,职工队伍中每一个人的观念都要转变。

找到了病根,刘长林动员厂职工广泛参与讨论和学习,真正从观念上转变,积极投身改革。把全厂职工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动力,有压力,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起大打企业翻身仗的攻坚战,决胜战。

1998年至2000年,昆仑厂推出第一个三年发展战略:即“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资本经营为核心,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建立一公司、多制、三区、四大经济板块的经营格局,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创办合资合营企业,走具有昆仑特色的军民品发展之路”。结果是1999年扭亏并盈利63万元,2000年又盈利265万元。刘长林和他的昆仑人终于扬眉吐气。

接下来,他们又组织实施了2001年至2003年的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实施产品、调整、科技、管理四个战略,优化提升军品、民品、三产、合资合营企业四大经济版块,实现开发生产一流的高新技术装备、造就一流的人才队伍、建立国内一流的军品科研和生产基地,建设一流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四个一流”目标。结果,至2002年,公司不仅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的任务,而是提前一年完成了新三年计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在昆仑的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中篇: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做为军工企业,保军是公司的神圣天职。为此,刘长林提出公司军品的发展目标是:昆仑军品,兵装第一,中国一流,世界先进。并始终坚持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装备一代的战略方针,使昆仑的军品生产走出了一条保军强军之路,跻身于国防科工委和兵装集团保军企业的前列。

公司在保军强军的过程中,利用“八五”“九五”期间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改善生产硬件,强化保军地位的重大机遇,引进了60余台国内外数控设备和大批国内先进设备,建成了两个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集群和计算机图形工作站及若干先进实验室、检测中心,并大面积改造了工房环境,同时实施了军品生产自动调接工作。使企业的生产方式、加工能力、科研条件,检测手段产生了质的飞跃。公司的军品生产水平向前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公司还实施开放战略,努力发展民用产品,创办合资合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扬起了自己“以军为本,以民求富”的大旗,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双丰收”。他们果断决策,大胆创新,在原合资项目的基础上又发展了3个,累计已达6个,使总投资额达到了5.1亿元。其中公司投资占1.2亿元。安排就业人员达1000余人。五年来,公司共收回投资收益近5000万元。在合资合作合营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具有昆仑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民品开发问题上,刘长林总结了过去的开发只注意大项目,盲目地自我投入,结果大多数项目失败的沉痛教训。重新确立了“长短结合、轻重并举、工贸互促、多路突破”的民品开发原则,决定实施开放战略,盘活存量,进行资产运营,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以产权换资金,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大力兴办合资合营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创新理念,以赢得市场,增创效益。

经过不断地努力,目前,企业已建立起了“一公司”即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制”即多种所有制形式;“三区”即军品区、民品区、三产区;“四大经济板块”即军品、三产、合资合营企业的经济架构形式。这些经济实体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四年多来,公司共下岗分流人员3244人,占到了公司总人数的50.6%。为企业节约开支4000多万元。目前,在岗员工的年人均收入较1996年增长了96,3%。企业负担大为减轻,活力进一步增强。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刘长林任总经理6年来,在企业管理中心管理科学和依法治企为目标,基本完成了由注重实物形态管理向注重价值形态管理的转变,由注重生产过程管理向注重生产、销售等过程管理的转变,由注重有形物管理向注重无形物管理的转变。这都体现出了刘长林做为企业家的改革性特征、责任性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在管理活动中,不仅强化基础管理,狠抓成本控制,而且注重资金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文明生产水平,为实施“形象工程”和“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良的管理,优美的环境,优异的业绩,给每一个来到昆仑的宾客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崭新的军工企业——昆仑公司”。

下篇:敬业爱岗 无私奉献

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提高全公司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员工队伍。公司以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突出军工企业的特点,突出方式方法的创新,突出大型活动的设计,突出员工群众的广泛参与,突出社会影响的扩大。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使两个文明的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企业三年三大步,继2002年2月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后,2003年元月,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受到表彰。

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昆仑公司在企业内部完善了创建机制,确定了“八好”的文明单位标准。即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企业文化建设好、任务完成好、人才培养好、队伍稳定好、现场环境好、政策机制好。四年多来,全公司共评出文明单位17个,70多个班级为文明班级,中学、小学、昆仑幼儿园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校园,一批单位还被区、街道办命名为文明单位。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知创建,个个争文明”的良好氛围。

在实践中,公司还在员工中开展了“座右铭”活动,以此来升华员工们的理想和情操。每位员工都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标准,把处事为人的原则和信条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归纳出来,然后由各单位将其汇编成册,发至每个人手中。还将“座右铭”制成展板,配上照片,个人情况介绍,轮流在工作区张挂,以勉励自己激励别人。使之成为了公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公司还从生产力水平、产品类型、文化传统等实际出发,先后建立了五个爱岗敬业教育园地和四面爱岗敬业教育图片展示墙。通过这些展示企业发展变迁和崭新风貌的形象化宣传教育,大大地激发了员工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现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塑造昆仑特色文化已在昆仑公司蓬勃兴起,“求实、敬业、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已成为了公司员工的共同追求。1999年以来,公司共获得了各类荣誉称号近3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的就有10个。公司总经理刘长林连续两年被评为西北兵工局“劳动模范”,1999年被省政府评为“国庆五十周年阅兵装备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01年获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劳动模范”称号,2002年获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个人,兵装集团公司现场管理先进工作者。刘总经理因把市场规律引入军品研发、生产领域,建立了风险投资机制、联合开发机制、竞争激励机制,贡献巨大而于2003年元月受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特别嘉奖。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巨大变化的历程中有总经理刘长林的心血和汗水,而刘长林的人生道路也因有了昆仑公司才体现出了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